时间:2019-12-27 00:41:29
1、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和生态、生产功能分别是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当地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发展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小题2:当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的分散
小题3: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B.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C.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D.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粤东和粤北地区是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不适合大面积的发展粮食种植,该地区不适宜种植橡胶,鱼塘—台田立体生产模式是北方地区发展的农业模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当地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做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 “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1分)
(1)图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________和________,其优势区位条件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先进的农业科学技
术、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___?_____、____?____等。(5分)
(2)属于大牧场放牧业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这里有大面积的
_____?___气候区。
(3)属于乳畜业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五大湖地区密集的城市为其提供了可
靠的________保证。
(4)与图中的乳畜业相比,西欧适宜发展乳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只写一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小麦?玉米?地广人稀?交通运输便利(5分)
(2)A?干旱、半干旱(3分)(3)C?市场(2分)
(4)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全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2分)
本题解析:(1)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中央平原。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方面分析。(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的西部。气候干旱缺水,不适合发展种植业。(3)乳蓄业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及五大湖地区。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4)西欧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区域只能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边界是明确的
E.发展水平
F.生活特点
G.发展方向
H.发展条件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图中反映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其多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A项中的区域之间的联系性图中没有体现出来。
2.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即不同的干湿地区生产类型不同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与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性的表现。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注意题干中提到的“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要注意读图否则小题1易误选A。(2)掌握区域的特征与区域之间差异性的表现。
【方法技巧】“一、二、三”与区域内涵
“一”是指区域含义中的两个“一定”:
(1)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和一定的划分指标。
“二”是指区域划分指标的两个“二”:
(1)单一指标与综合指标;
(2)自然要素特征与人文要素特征。
“三”是指区域特点的三个方面:
(1)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材料一:图1是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图2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_,并简述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大米因品质优良而畅销全国,简述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水稻;小麦;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从原有与主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土地肥沃;
(3)纬度高,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必须说出水稻);夏季日照时间长,营养物质积累多;土壤肥沃,生态优良。
(4)全球气候变暖,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