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41:29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 产地 | 含油量 | 运输费用(元) | 生产成本(元/kg) | 生产方式 |
| 国产大豆 | 17% | 0.18 | 1.60 | 粗放式 |
| 进口大豆 | 19% | 0.16 | 1.28 | 集约式 |
| ?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K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2、单选题 表中数据为三个经济地带10年间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情况,图为1980~2009年三个经济地带GDP增长。结合图和表中信息,完成下面3题。

小题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2000~2009年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三个地带都有较快的增长
B.中、西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多
C.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小
D.2l世纪三个地带差距在变小
小题2: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3:2000年以来,西部经济带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由23%上升到28.6%,其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改善
B.经济水平的提高
C.西部大开发政策
D.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3、单选题 有关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有三次产业转移
B.第一次产业转移开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目前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D.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是由第二次产业转移引起的
4、单选题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下图示意某地不同行政区(Ⅰ、Ⅱ、Ⅲ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单位面积的地价分布。同一行政区内各方格若功能相同,则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问题。
1.网格13和22的人口数量分别为2.某连锁超市计划在Ⅲ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A.3千人、2.5千人
B.3千人、5千人
C.1.5千人、2.5千人
D.6.75千人、5.5千人
E.33
F.34
G.43
H.44
5、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2.为控制全球“温室效应”问题,下列生产部门应该着重治理和改造的是
A.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使气温增高
B.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是惟一原因
C.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承担首要任务是控制全球变暖的措施之一
D.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环境遭到人为破坏
E.印刷厂
F.水电站
G.火力发电厂
H.服装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