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口与城市》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12-27 00:36: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形成“民工流”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策因素
D.历史因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7),完成下题。
1.⑤→⑥反映的是2.与形成⑤→⑥反映的现象无关的原因是
A.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
B.城市化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第三产业人口下降
E.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F.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G.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H.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⑤→⑥城市化水平下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形成逆城市化的原因是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与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完成问题。1.造成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由城市迁往城郊(“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2.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E.自然条件的差异
F.人口密度的差异
G.人均寿命的差异
H.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
1.导致发达国家人口由城市向郊区的“逆城市化”的推力作用主要从城市的不利条件分析。
2.经济因素是影响民工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若某城市多年平均人口出生率1.02%,死亡率0.62%,自然增长率是0.4%,其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完成下题。1.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2.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A.中国
B.中东地区
C.拉丁美洲
D.东南亚
E.由中部向东北、西北、西南迁移
F.由平原向山区迁移
G.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H.由较发达地区向较落后地区迁移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当今世界人口净迁入的国家或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和中东地区。中东地区因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 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由内陆向沿海迁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