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34:10
1、单选题 导致城市地面下沉的原因有:
①?人口、工厂的增加,大量抽取地下水 ②地震频繁,引起地壳下降运动?③城市高大密集建筑的重压?④城市为避免雨水过多渗透二增加隔水措施 ⑤城市居民在自家庭院设置特殊甬路,让雨水不断渗入地下?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过度抽取地下水是造成城市地面下沉的直接原因。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它调节雨季和旱季水资源的供应。因而,适度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地下水还起着平衡地面的作用。正是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地面上的自然压力作用于地壳,遇到岩层空隙中的地下水,就会产生反作用力作用于地面,从而保持了地面的平衡。不断地抽取地下水后,岩层空隙中的水流失了,地面受压力后就会发生下沉的现象。雨水回灌是补救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亚欧第二条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有
A.沪杭线
B.京包线
C.兰新线
D.京包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交通线,主要考查考生对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认知水平。亚欧第二条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有兰新线和陇海线,答案中只有C正确。
考点:世界主要交通线
点评:该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考生对第二亚欧大陆桥的认知水平。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沙尘暴年日数空间分布图(1951-2000年)及沙漠分布图: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国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图可以判断:我国年大风日数分布的最高值主要在____________等地区;其中大风日数超过100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区。
(2)将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图对比可见:两者的空间分布并不完全一致,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省北部和新疆西北部沙尘暴发生高频区,年大风日数在20天以下。这种分布空间的不一致,说明沙尘暴的发生除受区域大风的影响外,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从沿海向内陆地区,风力资源越来越丰富
B.横断山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C.风能既属于新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D.大西洋的气流可影响到我国新疆地区
E、西北地区形成新月形沙丘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根据材料三回答:
(4)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____________,影响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因素,其中____________因素起主导作用。
(5)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____________,其中,中纬度地区____________,低纬度地区____________。
(6)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3点)。
参考答案:
(1)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
(2)地形地貌、植被覆盖
(3)BDE
(4)暖?自然?人为?人为
(5)地域差异(或区域性)?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
(6)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 在未来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今后5年至15年之内,山东省将有海阳、乳山和荣成三个核电站相继投产。2006年11月1日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举行,这标志着该项目的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开展。据此回答1—3题。
1、多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
2、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3、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速建设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在短期难以改变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参考答案:1、B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8年5月27日科技日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曝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据此完成题。1.此恒星耀斑爆发时2.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不毛之地?②其表面温度一定会升高
③地球上各地都会出现极光?④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A.是一个暗黑的斑点
B.是一个增亮的斑点
C.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通信中断
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
E.①②
F.③④
G.②③
H.①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耀斑爆发时是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因为它发生于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所以,不一定会对地球产生影响。
2.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不毛之地;行星上可能会出现“磁暴”现象。
考点:主要考查了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曝发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太阳活动及其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