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31:41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点1和地点3处的岩石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岩,从图中可看出该岩石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 ①含有________、②具有________构造。
(2)地点3处的岩层和地点1处相比,出现缺失现象,其原因若是地壳运动造成的,则可能是该处在地质
? 时期发生了________运动中的________运动,使该处受到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作用所致;或是地点3
? 处在某地质时期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中的________作用。
(3)地点2处的岩石,A属于______型岩浆岩,B属于______型岩浆岩,B岩体周围附近可能形成________
? 岩。
(4)地点2处的岩浆活动发生在地点1和地点3处岩层形成的时代之________(前或后)。
参考答案:(1)沉积;化石;层理
(2)垂直;上升;侵蚀;堆积
(3)喷出;侵入;变质
(4)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为“自然界碳、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 ~2 题。
1.关于图中碳循环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生物活动中的②作用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B.⑤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C.人类大规模地破坏绿色植物会使③作用变强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2.下列实现着图中⑥的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座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腾冲多火山、地热泉的主要原因是位于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D.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
小题2:腾冲的翡翠玉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及其形成过程的是
A.②、I
B.④、N
C.③、M
D.⑤、H
小题3:腾冲所在地区山高谷深,形成其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冰川侵蚀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云南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地带,因板块的碰撞挤压,这里地质构造不稳,多火山、地震发生,多断层出现,多岩浆活动,形成温泉热水。
小题2:图中数码和字母分别表示:①是沉积物②变质岩③岩浆④岩浆岩⑤风化物,E-风化作用,F-沉积作用,G-风化作用,N-岩浆活动,M-重熔再生作用,L-变质作用,I-变质作用,H-风化作用。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及其形成过程②、I。选A正确。
小题3:腾冲地处板块交界处,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褶皱山,这里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常年的流水侵蚀形成深谷。冰川侵蚀主要在高海拔地区或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的地方;风力侵蚀主要在气候干旱的地方;风化作用不会形成深深的峡谷。选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方向,①是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A错。②是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B错。③是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对。④是高温熔化,形成岩浆,D错。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 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略图。
(l)A半岛属于____板块,用板块理论解析B海和C山脉的形成。(5分)
(2)比较E荒漠和F荒漠形成的原因。与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陆上丝绸之路在交通运输方面有哪些优势。(6分)
(3)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A半岛:印度洋板块(1分) B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2分);C山脉: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抬升。(2分)
(2)E荒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分)
F荒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2分)
陆上优势:路程短,速度快;受自然环境影响小,连续性强。(2分)
(3)加强区域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和地位;中亚和西亚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充足,拓宽我国的能源渠道,利于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加强我国中西部与中亚国家贸易往来,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对外交流,加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任答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及轮廓可知,A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图中B海为红海,由于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故形成海。图中C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
(2)图中E沙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中该难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形成了沙漠;F沙漠位于他州大陆内部,局海洋较远,水汽难以达到,降水少,形成了沙漠。陆上丝绸之路,运输距离相对较短,运输速度比海运快的多,且受日然环境影响较小,海洋运输受天气影响较大,且连续性差,陆上运输连续性较好。
(3)中亚和西亚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可以促进我国资源进口多元化,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局面;加强我国同中亚和西亚地区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提高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促进我国同西亚和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得 地位。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经济合作、板块、气候、运输方式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