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六)

时间:2019-12-27 00:30: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目。

小题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哪些省区(?  )
①江苏 ②湖南 ③云南 ④新疆 ⑤广西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小题2:关于上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甲地是由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属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降水丰沛,气候湿润,流水作用显著的西南地区,以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区居多,如广西的桂林山水、云南的路南石林、武陵源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等驰名中外。C正确。
小题2:图中乙地为“V”型峡谷,侵蚀作用最强烈;乙处是由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形成,属外力作用;丙处坡度较陡,易出现崩塌滑坡现象;丁处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可知属向斜构造,为向斜山。故选项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l0分)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图甲为和田河部分流域图,图乙为1990年-2010年和田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和田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该河从中游开始径流量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有           和下渗。(3分)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        (外力)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人们捡拾籽玉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河流的      (上游/中游/下游)地区。(2分)
(3)分析和田河中游地区种植瓜果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分)


参考答案:(10分)
(1)冰雪融水 引水灌溉  蒸发
(2)流水侵蚀  中游
(3)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河流流经,水源丰富;绿洲地区,土壤肥沃。(3分,答对3点即可)
(4)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答对2点即可)


本题解析:
(1)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河水主要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中游地带耕地用水量大,即引水灌溉消耗;流经干旱区,蒸发量大消耗;最终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下渗消耗。
(2)和田籽玉是原矿石被洪水冲入河道,并长期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导致棱角尽失、形态浑圆,是玉中珍品。早期,捡拾籽玉的人较少,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中游地区;下游经过长期侵蚀,玉量小;上游侵蚀力度小,没有成形的玉。
(3)和田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河流流经,灌溉水源丰富;绿洲地区,土壤肥沃。
(4)和田河上、中游地区土地主要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多,耕地较多;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下游水量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下游水量减少,植被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考点:主要考查和田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列一组图回答5—6题。

小题1:上列a、b、c三幅图,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a-b-c
B.b-a-c
C.c-a--b
D.b-c-a
小题2:图中地质构造与地貌对应正确的是? (? )
A.背斜——谷地
B.向斜——山地
C.断层——谷地
D.水平岩层——河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小题1:N处的地质构造为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小题2:在图中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石可转化为②处的岩石,与此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固结成岩
D.重熔再生
小题3: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环节中水量增多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N处岩层向下弯曲,所以N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小题2:图示①处为岩浆喷发而形成的岩石属于岩浆岩,②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由岩浆岩变为沉积岩的地质过程是固结成岩。
小题3:森林被砍伐,就丧失了森林的含蓄水源的作用。这样一遇降水地表径流就会增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岩石类型、水循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图中的地质构造 A为_________,B为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③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的岩石在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
(4)若要开采石矿,建采石场宜选择A处还是B处?         处,若④⑤是同一成因类型的岩石,要开采花岗岩作为装饰材料,宜选择______________(④处还是⑤处)?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_____处;A、B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_处。
(6)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地理事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风蚀蘑菇    B.长江三峡    C.渭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参考答案:
(1)背斜  向斜
(2)流水  侵蚀 
(3)①  ②  变质  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
(4)A  ⑤ 花岗岩属于侵入岩 
(5)B   A(以上每空一分)
(6)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
(7)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