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9-12-27 00:26: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图及“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图17)

材料二?图18为“1951—1997年该地区年平均温度、水稻种植面积及单产的变化图”。

(1)据图中信息判断①、②、③三地适宜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3分)
(2)结合调水地区自然、人文特征的差异说明“北水南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的变化,并简述其原因。(4分)
(4)图中②地区主要灾害有洪涝、干旱及_______________等类型,并说明该地区应采取的
主要防灾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林地?耕地?草地(3分)
(2)辽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河流径流量较小,供水量较小;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嫩江(松花江)水量充沛;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4分)
(3)变化:种植面积扩大(1分);产量不断增加(1分)
原因:气温上升,使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1分)?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1分)
(4)风沙、寒潮、水土流失(任答一点得1分)
防灾措施:①兴建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等,
②兴修水利工程,起到防洪、灌溉等作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陕西省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综合实力迅速提升的十年。读陕西省相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2008年陕西省粮食播种面积4852.05万亩,粮食总产1150.9万吨,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与1999年比,在粮食面积减少近20%的情况下,产量增长6.4%,2000-2008年粮食单产年均增长3.2%。
材料二:陕西省三大产业结构图

材料三:陕西省略图

1.1999年以来,陕西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2.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
?,其发展的区位条件是?
?
3.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是?;渭河和汉江比较,含沙量较大的是?,主要原因是??;含沙量大对河流综合开发的不利影响有??等。
4.渭河谷地和汉江谷地分属哪种农业地域类型?两地发展农业不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
?
?
5.近年来,陕西省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主要是什么原因?
?


参考答案:
1.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分)
2.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渭河平原(或主要依托大城市分布、沿交通线分布等)?①以大城市为依托,科技力量雄厚;②现代化交通发达;③国家政策扶持等;④经济发达,市场广阔(3分,答对3点即可)
3.秦岭?渭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分)?淤塞河流和水库(或湖泊);引发水旱灾害;降低河流通航能力(2分,答对2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旱地农业?水田农业?渭河谷地: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等(1分)?汉河谷地:水热条件好(亚热带湿润区)
5.农业科学水平提高,粮食单产不断提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8分)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10分)


参考答案:
(1)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6分)
(2)气候优势: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2分);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2分);地处暖温带(中纬度),适合苹果生长(2分)。环境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注记名称可以判断,图示区东部是华北平原,地势较平坦;中部是太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是黄土高原,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2)洛川产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光照充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成。该地距海较远,气候大陆性强,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地处暖温带地区,适合苹果生长。这是苹果生产的气候条件的优势。发展苹果种植,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09年2月11日武汉召开的“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工作调度会,要求年内将在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工程三个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力争全国率先。据此并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层次组合正确的是? (  )
A.3级
B.2级
C.4级
D.1级
小题2:若干年后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都市,其城市形态可能是(  )
A.组团式
B.条带状
C.放射状
D.集中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武汉是第一等级,其它的为第二等级。圈内的城市等级层次是2级。
小题1:若干年后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都市,其形态主要和城市圈的分布有关,呈组团式。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10分)图12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某省地图,读后回答:

(1)判断M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5分)
(2)该省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2分)
(3)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省到省外务工经商的人口数量达200多万人。试分析这一现象对该省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水稻种植业?气候暖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2)原料和水能丰富
(3)有利: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缓解就业压力(增加经济收入)。
不利:劳力和人才流失


本题解析:本题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综合考查了农业、工业、城市化等问题。
(1)考查了农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和认识。根据题目提供的地形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地的地理位置,然后结合我国的农业区域分布,可以判断出该的是水稻种植业,农业的自然条件一般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分析。
(2)考查了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工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根据材料提供的图例,可以判断出该地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所以其原料和水能丰富。
(3)考查了人口流动的影响。根据教材提供的模板,人口外流的有利影响是资源和环境保护,缓解就业压力,不良影响是劳力和人才流失。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