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23:13
1、单选题 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经冷凝作用而生成,故B、C、D图示岩浆岩的生成箭头都错误。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循环及图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注意利用生成的物质判断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甲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
B.地势北高南低
C.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
D.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C.全年流量变化小
D.EF附近河段地下水补给河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乙中E岸堆积(即左岸),F岸侵蚀(即右岸)判断,可推知图甲中地区位于北半球,由图甲地处大陆东岸,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知,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图乙中地质构造为背斜,离河岸越远,岩石年龄越新,A错;根据指向标及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南高北低,B错;④处为凹岸以侵蚀为主,②③为凸岸以堆积为主,C对;④处侵蚀作用强,水深利于建港,D错。
【小题2】由上题分析知该地位于北半球,A错;该河流流经温带地区,且地势南高北低,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度,故可能会发生凌汛,B对;该河段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故该河流全年流量变化大,C错;地下水由高潜水位流向低潜水位,且垂直于等潜水位线,故图中地下水的流向背离河流,河水补给地下水,D错。
考点: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地质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据此完成1-3题。
1 小题1:图中河道形态一般出现于
A.发源地
B.上游
C.山区
D.平原
2.小题2:据图中信息,判断①-④河段河流的主要流向
A.从东北流向东南
B.从西南流向东北
C.从北向南
D.从南向北
3.小题3:图中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
A.地转偏向力
B.河道弯曲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1.小题1:D
2.小题2:B
3.小题3:B
本题解析:从图中形态可看出,河流出现了河湾,这种现象发生在中游以下,所以应为平原。由图中下方出现河心滩,可知河流的流向应由上向下,①-④河段河流的主要流向应为从西南流向东北。从②处河道断面形态看,左岸(面向河流流向)较陡,而北半球的河流应右岸受侵蚀较陡,很显然不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是河道弯曲造成的,左岸为凹岸,受侵蚀,较陡。右岸为凸岸,堆积作用明显,较缓。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下图,该区域先后经历:
A.沉积作用—内力挤压—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
B.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内力挤压—岩浆活动—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内力挤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沉积II比沉积I老,岩浆岩是最后形成的。而沉积II上部岩层明显有外力侵蚀过程,该地岩层形成过程应是:沉积作用(沉积岩II)-水平挤压(形成褶皱)-侵蚀作用(沉积II顶部被侵蚀)-沉积作用(沉积岩I)-岩浆活动。选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2.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谷、向斜
B.山谷、背斜
C.山脊、向斜
D.山脊、背斜
E.如图地质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F.如图地质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G.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
H.在该图中C岩层可能找到化石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貌。
1.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老,两边新,判断为背斜;根据等高
线的弯曲“凸高为低”,判断该地地形为山谷。故选B项。
2.该处地形是受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故AB项错误;背斜顶部受张
力作用,岩性疏松,故建水库不适宜;C项错误。C岩层为砂岩,属于沉积岩可
能找到化石,正确。故
选D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