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19:26
1、单选题 图3 位于同一纬度的A、B、C、D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海陆位置差异看,海洋昼夜温差小于陆地;从天气看,多云天气温差小于晴朗天气。所以昼夜温差最小的是C处。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23°26′S的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A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3.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E.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F.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G.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H.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I.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G.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参考答案:1. B
2. A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根据大气环流的原理, 在竖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E处气温比H处低,A错。气压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在竖直方向上,海拔高气压低,所以F处气压比G处低,B对。图中S代表地面,不代表方向,所以无法判断气流②运动方向,C错。图中没有数据表示高度,无法判断E处的高度,D错。
2.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环节①代表大气降水,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A对。环节②是地表径流,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不是径流,B错。环节③代表蒸发,可能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增加,C错。环节④是水汽输送,输送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D错。
3.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因为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环流,所以图示区为南半球的中、低纬度环流。那么洋流①是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A错。洋流②为西风漂流,B对。洋流③是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C错。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D错。
考点:该题考查热力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模式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图1
图2
1、图1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
[? ]
A、向斜、背斜和断层
B、断层、向斜和背斜
C、背斜、向斜和断层
D、背斜、断层和向斜
2、与图2相对应的剖面图是
[?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于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气运动的能源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