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7 00:16: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一项是?(?)
A.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东北和西北
C.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D.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跳长鼓舞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是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民族居住的特征是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西北。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分析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 ①是晋煤外运,②是________________, ③是_________________,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与③调出的能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调出的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盆地和陕甘宁地区。
(4)简述④产生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2)煤炭;水电
(3)塔里木
(4)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南方有余,北方不足;北方工农业生产较发达,人口稠密,生产和
? 生活用水量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该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小题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小题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的产业转移过程符合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故判断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玩具制造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汽车和石化产业主要资金密集型产业;钢铁工业既有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也有市场指向型模式。
小题2:同上题分析。
小题3: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产业转移的一般特征,并能结合主要的工业类型分析,属于常规考点,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小题2: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B.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小题3:该地区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我国农牧业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随着人口增多,牧业用地转为农业用地。雪灾是天气现象,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小题3:增大牧场牲畜的数量会出现过度放牧而破坏草原植被,导致生态恶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A.入海径流量减少,入海口盐度升高
B.长江下游径流量增加
C.沿线地区水旱灾害加剧
D.沿线地区农业减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取水,故可能导致长江河口的水文环境发生变化,如河口水量减少等。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