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10:17
1、综合题 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图略
(2)凝结降水;水汽输送; F
(3)使陆地水不断地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4)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属于海陆间循环的地理现象有:
A.长江东流入海
B.塔里木河夏汛
C.关岛附近海域的台风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长江水从陆地流向海洋,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为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9—11题。
9.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10.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1.若在该测站上游修建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参考答案:
9.A
10.D
1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箭头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大陆最有可能为( )
A.非洲大陆南端
B.澳大利亚大陆
C.南美大陆南端
D.亚欧大陆
【小题2】导致图①和图④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陆分布
C.洋流性质
D.大气环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沿45°纬线、山脉宽约400千米,”以及现在山脉海拔约4000米,可判断最可能是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所以该大陆为南美大陆南端。故选C。
【小题2】图①大陆东西两侧均为森林,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安第斯山脉隆起,由于地势平原,而由于图示山脉的逐渐形成,使大陆东岸形成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故图④降水减少,而形成荒漠,故体现了地壳运动对自然带变化的影响。故选A。
考点:地形剖面图 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湖泊是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质、生物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并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一般来说,湖泊是指陆地上低洼地区储蓄着大量而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因此,凡是地面上一些排水不良的洼地都可以储水而发育成湖泊。
材料一?中国部分水系图
材料二?世界某水域C的变化
(1)与古代相比,A、B两湖泊面积缩小了很多,但近年来这种趋势在减弱。请分析原因。(8分)
(2)利用材料一说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对葛洲坝的有利影响。(6分)
(3)分析水域C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12分)
参考答案:(1)与古代相比,A、B两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洞庭湖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含沙量增加,长江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床抬高:人类围湖造田。(6分)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退耕还潮,退耕还林等),所以减小趋势受到遏制。(2分)
(2)使葛洲坝水量较稳定(特别是枯水期时),发电量增加;拦截了上游的泥沙,减少葛洲坝的泥沙淤塞,延长其使用寿命。(6分)
(3)特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2分)
原因:威海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工农业大量引用河水,使汇入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小。(6分)
问题: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任答两点,每点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