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保护》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9-12-27 00:02: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淮河流域图(下图)。

(1)?淮河是我国洪涝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试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材料二?淮河流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和2000—2009年气温、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指该时间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

时间
气温(℃)
降水(mm)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多年平均
14.5
14.4
26.1
15.3
1.8
850
165
465
164
57
2000~2009年
0.6
1.0
0.0
0.5
0.9
54
-19
81
-16
8
(2)列表分析淮河流域2000—2009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2分)
材料三? 21世纪初,位于苏北地区的宿迁市不断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软环境(政策、文化、制度等),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从而吸引了苏州市的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和电子装配等企业大量迁入。下面是苏州和宿迁主要经济指标变化。
如表:苏州、宿迁产业结构和平均工资水平比较表

?
一、二、三产业结构比值
平均工资水平(万元)
苏州
宿迁
苏州
宿迁
2005年
5:65:30
42:34:24
2.4
0.9
2010年
2:57:41
18:52:30
3.3
1.6
如表:宿迁经济发展指标表

?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第二产业
就业人数
(万人)
域区面积
(万km2)
工业“三废”
废水(万吨)
废气(亿m3)
固体废弃物
(万吨)
2005年
375.9
5. 85
12
4040
94.6
41.2
2010年
1304.8
23.28
68
5100
116.5
72.3
?
(3)据材料一、三,分析宿迁吸引苏州企业迁入的原因,并简述企业的迁入对宿迁市区域发展的影响。(12分)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见表。
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

(1) 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夏或冬)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善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港口,应选择在________外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 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河流干、支流在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分)
(5) 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这对下游湖泊及下游河流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



3、单选题  读“沧州—石家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序号①②③地形单元与地貌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冲积扇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
B.①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
C.①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冲积扇平原
D.①冲积平原②冲积扇平原③滨海平原
6.该区域中、低产田主要分布的地貌单元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
7.与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相比,该耕地中突出的限制因素是()
①干旱缺水②盐碱化③土壤侵蚀④低洼易涝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单选题  有关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东北地区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5、单选题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的不正确叙述是()
A.三峡移民安置就是对库区所有人口进行重新安置
B.57%的非农业人口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问题
C.对农业人口重新安置的核心问题是耕地问题
D.开发性移民主要是针对农业迁移人口而言的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