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02:17
1、单选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赤道及以北地区,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昼长年变化大
E.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F.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间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
G.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H.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一定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I.此时巴西高原一定草类茂盛
G.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此时期最为炎热干燥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处于伏旱季节
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因为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由赤道到两极,地转偏向力是逐渐增大的。所以赤道以外的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地转偏向力大小会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甲地较丁地纬度高。其地转偏向力也较大,A错误。地球表面上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或航线)指的是经过这两点的球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长度,这个圆的圆心必须经过球心(即地心),在大圆上(除赤道和经线圈)的这段劣弧在北半球向北凸、南半球向南凸,所以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B错误。地球表面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乙地较丙地纬度高,所以线速度较低,C错误。地球表面昼长的年变化幅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大,甲、乙较丙、丁的纬度高,昼长的年变化幅度也较大,答案是D。
2.由题目可知,丙与丁同纬度,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可推出丙与丁位于赤道上。相当于赤道上线速度一半的地方是南北纬60°,所以甲乙两地的纬度是60°,南北纬60°的大陆西岸一般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降水比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要少,所以A错误。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实地距离约111千米,由题目可知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且甲、乙经度差为60°,所以丙、丁两地间也相差60°,111×60=6660千米,B正确。极昼或极夜只出现在南北极圈至极点范围内,由上题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是60°,所以没有极昼或极夜现象,C错误。60°欧亚大陆沿海附近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D错误。
3.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甲和丁两点的连线为晨线,甲和丁连线左为夜右为昼,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是夏半年,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是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是干季,A错误。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的珀斯位于南半球,是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温暖湿润,B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是在7月份,而材料所示时间是夏半年,不一定就是7月份,C错误。北太平洋地区的台风一般形成于夏秋季节,所以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答案是D.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北京时间)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回答下列各题。1.卫星发射时,下列活动最合理的是2.与拜科努尔发射场(45.6°N,63.4°E)和种子岛航天中心(?30.4°N,131.0°E)相比,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最大优势是
A.内蒙古草原牧歌
B.陕西壶口听瀑
C.安徽黄山观日
D.南京星空探秘
E.交通便利
F.纬度较低
G.周边人口稀少
H.大气透明度高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环境。
1.卫星发射时为4月15日0时16分,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深夜,故只有南京的星空探秘符合深夜的活动。
2.西昌位于我国四川省西部,且纬度较低,故卫星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速度,可节约燃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及正午,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门的朝向最可能是
A.正东
B.正西
C.正北
D.正南
小题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一样
B.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C.正午比上午大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小题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到午间”,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是
A.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四季变化明显
C.出现极夜现象
D.受暖流影响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应用。
小题1:我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正午太阳始终朝南。
小题2: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则光照面积越小,故B项正确。
小题3:北京时间17:00,太阳高度最大,即当地为12:00,计算当地经度为45°E。且夏至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即正午太阳高度为45°,计算当地纬度为68.5°N或21.5°S。如当地位于俄罗斯或印度洋西岸,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0~11题。
?
小题1: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乙地太阳高度如右图所示,则乙地的坐标为
A.70°N,90°W
B.70°S,90°E
C.83°26?N,90°E
D.70°N,90°E
小题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下列各地现象不正确的是
A.东非高原的动物季节性地迁往赤道以南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C.天山雪线处于一年中的较高位置
D.长江口的水温达一年中较低值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b时,为6月22日前后,乙地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日出太阳高度为0°,乙地日出时的太阳高度为3°26′。所以乙地的纬度为70°N。根据该地北京时间为2:00,当地地方时为0:00,则当地的经度为90°E。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a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半球气温低,天山雪线处于一年中的较低位置。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5为某日地球光照图,大圆表示以极点为中心的50°N 纬线圈,弧MN为晨昏线。理论上全球恰好平分为两个日期,T、Q之间(劣弧段)和P、M.之间(劣弧段〉均为陆地。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 此日, N地日出的地方时是
A.3 : 56
B.4 : 04
C.7 : 52
D.8 : 04
小题2:此季节
A.圣地亚哥炎热干燥
B.华北平原正播种小麦
C.东北河流正值一年内第一个汛期
D.中国前往波斯湾的油轮逆风逆水
小题3: P、Q、M、N?各地
A. T,P气候类型相同
B.Q地气温年较差小于T地
C.M地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降水丰富
D.N地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运用。
小题1:要想知道该地的日出时间,需在本题中找出该地的昼长或夜长时间。根据题干中“理论上全球恰好平分为两个日期”可知,0°经线此时为24点,则MN之间(劣弧段)?为夜半球,之间的经度差计算得118°;则计算夜长为7小时52分钟,则日出时间为3:56。故选A项。
小题2:图示反映50°N出现昼长夜短,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故选D项。
小题3:结合各点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A项T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P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岸,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