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7 00:01:10
1、综合题 在洛陵兰岛的冰层里有大气状况的无字记录,科学家们到格陵兰岛的冰层上打钻,取出冰芯结果发现冰层中的铅含量与大气中铅含量的变化趋势完全—致。读(格陵兰岛冰川的铅含量随年代变化示意图8-1-14”,回答:
?
(1)冰川中铅的含量迅速增加的两个时期是___和____-。
(2)冰川中铅含量首次持续增加的原因是_____,这时_____作为一种动力燃料被大量使用,燃料中的铅也随之进人大气中。
(3)冰川中铅含量第二次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1)18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前后?(2)欧洲工业革命后经济高速增长?煤?(3)这时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油中加入的防爆添加剂为四甲基铅,燃烧后铅元素进入大气
本题解析:冰层中铅含量增加与人类能源变革有关。煤中含有铅,汽油中加入有防爆剂——四甲基铅,燃烧后铅元素进入大气。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1.右图C地区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是2.治理以上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沙漠化
D.泥石流
E.退耕还林还草
F.大力修建水电站
G.人工增雨
H.大力发展耕作业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C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离海远,故降水少,气候干旱,且植被破坏严重,故导致了土地荒漠化严重。
2.植被破坏是导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故退耕还林还草是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是解题的关键,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从原因入手分析治理措施的常规分析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读下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图中a线(粗实线)可能是?
A.重要铁路干线
B.400mm等降水量线
C.内外流域分界线
D.地势阶梯分界线
小题2:为促进b地区(阴影部分)农业发展,应该
A.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
B.大力种植牧草,发展山羊养殖
C.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水稻、茶叶
D.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因此图中a线(粗实线)可能是400mm等降水量线。
小题2:图中b区域(阴影区域) 为黄土高原,在治理水土流失时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因此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4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2)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走向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左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岛屿城市扩展过程及海岸线变化图”,图中阴影表示建成区范围,右下图是“建成区占该岛各高程(即海拔)土地面积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岛的地势特点是
[? ]
A.东北高、西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2.该岛城市化过程中最有可能侵占
[? ]
A.林地
B.耕地
C.滩涂
D.草地
3.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岛海岸线的变化是全球变暖的反映
B.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C.该岛巳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该岛北部填海造陆面积大于南部
参考答案:1.D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 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
(1)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工业集聚地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京、津两城市都建有中心商务区(CBD)的共同条件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城市规模扩大(利用廉价土地、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使城市功能区更加明确、促进城市功能的分化)
(2)城镇之间交通便捷(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各城镇功能不同(各城镇分工明确);城镇规模大小不同(城镇形成等级序列)(答出其中两项即可);人口规模大(都是超大城市、服务范围广、经济发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