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59:49
1、单选题 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均约为3330km,回答下题。
1.图中③点的经度是2.此时北京时间是3.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160°E
B.130°E
C.180°E
D.170°E
E.15点20分
F.2点40分
G.14点20分
H.3点20分
I.8小时
G.16小时
6小时
12小时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图。根据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即1月初附近,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越往北昼越短,判断图示晨昏线为晨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判断①的经度是160°E;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均约为3330km,确定①点与②③的经度差为30°;
1.计算③点的经度:①点的经度减30°。
2.根据①(160°E)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即地方时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6时-2小时40分;选D项。
3.根据④地此时的地方时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根据①地地方时6时,计算④地地方时为8时;再根据当地日出时间8时,确定昼长8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2.D层的平均厚度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G
D.E、D合为岩石圈
E.约为33千米
F.约为6千米
G.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H.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由图中可判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上地幔,F为地幔,G为地核。
1.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C为水圈,故A选项是错的。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故B选项是错的,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地幔,故C选项是错的。
2.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故选C。
考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岩石圈的范围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及特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和岩石圈的范围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热月均温与最冷月均温的差值。根据“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界线,回答: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H地的地貌类型是( )
A.V型谷
B.冲积扇
C.河漫滩
D.三角洲
【小题2】下列四幅图描述了该河流谷地的特征,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等高线密集、弯曲较大,而且有河流分布,根据等高线地图的一般判读方法可知,此处为山地丘陵区,河流部位是山谷,H地应该是河流流出山区的位置,地貌类型是在出山口部位形成的冲积扇,故选项B正确。
【小题2】根据等高线图可以推断,该河流XY段的上部(即近X河段),等高线密集,说明该河流谷地坡度陡,越接近Y,等高线变得稀疏,坡度变缓,故②正确;根据坡度越陡,流水的下蚀作用越强,侧蚀越弱,而坡度越缓,下蚀作用越弱,侧蚀越强,故③④正确;一般情况下,河流在山区是“V”形河谷,宽度小,下游地区是“U”形河谷,宽度大,故①图正确,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曲线K表示1月份某局部地区20ºC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判断该等温线西半段走向,并说明理由。K曲线西半段走向是 (K1还是K2)曲线,理由是
。
(2)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请说明P城市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参考答案:(1)K1 20ºC等温线西半段由于受山地和寒流的影响,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4分)
(2)气候温暖,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丰富,草原广阔,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的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分)
(3)P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