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53:52
1、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0一12题。
小题1: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二峡水利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小题2:在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能引起
A.土地荒漠化
B.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C.次生盐碱化和地面沉降
D.水域面积减少
小题3:北方地区局部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①水资源总量少?②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③人口少?④水资源利用率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组题考查南水北调工程的布局、实施原因及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依据经纬度及省区轮廓判断该区为重庆市及周边地区,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此处,与该区域关联不大,故选D。
小题2:此处处于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山区面积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故选B。
小题3:北方地区大多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少且集中,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几题。
小题1:图中山脉属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的是
A.①和②H.①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
小题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小题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黄河干支流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为阴山、贺兰山、太行山、秦岭,干旱与半干旱的界线山脉为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小题2:甲地形区为黄土高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小题3:乙河段因人为引水灌溉而使河流水量减少。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黄淮海平原水资源不足,合理的解决措施是(?)
① 节约用水② 大打深机井?③ 南水北调?④ 退田还湖,增加水面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对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差
B.没有良好的市场条件
C.所处位置不佳,与北京、天津、郑州等工业中心相距远
D.公路、铁路等交通比较便利
小题2: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A.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B.提高了煤炭资源的蕴藏量
C.加快了产业向国外的转移
D.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
小题3: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解决了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减轻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回答1一3题。
| ?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全国 |
| 人均耕地面积(hm2) | 0.31 | 0.21 | 0.10 | 0.02 | 0.07 | 0.05 | 0.10 |
|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 4916 | 5872 | 5870 | 7044 | 6207 | 6175 | 4885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人均谷物产量=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经计算可知,黑龙江最高。
小题2:现代农业增产主要依赖于科技的投人,上海的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说明其农业的科技投入最大。
小题3: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所以劳动力对增产影响不大;气候寒冷地区面积大,不可能用大棚技术生产;由于只用地不养地,造成严重的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产量和可持续发展,所以要增施有机肥或实施秸秆还田,以保持土壤肥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