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6 23:50: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上海水务部门某日发布消息称,受长江口咸潮(又称海水上溯或入侵,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入侵的影响,上海市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持续超过250毫克/升(国家地表水标准),最高超过3000毫克/升。下图为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及咸潮入侵路线图。表1为三峡建坝前后长江安徽大通水文站流量变化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典型年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水年
建坝前
1160
11000
13900
17200
24400
基本不变
38500
23100
17800
建坝后
12316
11857
15211
19126
30570
31240
21973
17800
小题1:有关长江口咸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潮一般多发生在冬末春初
B.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咸潮发生最多
C.三峡大坝对咸潮不构成影响
D.三峡大坝建成后,咸潮发生次数增多
小题2:为了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控制流域用水总量
B.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
C.自来水厂迁至上游
D.加大梯级开发力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冬末春初,长江流域降水少,长江口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形成咸潮;而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流量虽减少,但不足以引起海水倒灌;三峡大坝调节长江的流量,对咸潮的形成影响较大;三峡大坝建成后,使长江枯水期的流量加大,咸潮发生的次数减少。故选A。
小题2:控制流域用水总量,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上游的水质会被来自上游城市污水污染;梯级开发不会减少污水的排放;而各河段协调依法治水,会减少污水的排放,使水质变好。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农业污染的特点有?
①发生时间长?②影响范围广?③毒害残留短?④危害深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组合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农业污染的毒害由于往往残留于土壤之中,故残留时间长,故③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图18“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将下列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填在相应地区后的括号里(填字母):
甲——(?),乙——(?)
丙——(?),丁——(?)
A.酸雨危害
B.森林锐减
C.湿地减少
D.水体污染
(2)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经常发生旱灾的原因是?
(3)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4)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危害有         ?  


参考答案:
(1)B? D? C? A(答对一个给一分)
(2)水能 (1分) 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位于喀斯特地形区,地表水下渗严重(任答2点得2分)
(3)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4)使江河湖水、土壤酸化,影响生物生长;危及人体健康;造成建筑物、桥梁和文物古迹的腐蚀、损坏(答对1点给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天津与太原空气质量周报表”,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说出两城市共同的首要污染物其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2分)
(2)太原市本周污染指数是天津市的2.4倍左右,从地形特点分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该环境问题的合理化措施。(5分)


参考答案:(1)共同:都是TSP。(1分)原因:大量燃烧煤炭等矿物燃料。(1分)
(2)原因:太原位于河谷盆地,地形较封闭,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污染指数较高;(1分)天津位于濒海平原,地形开阔,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污染指数较低。(1分)
措施:加强环保意识宣传教育,加强大气环境监测、预报、预警,提高煤炭等矿物燃料燃烧效率,提高废气的回收效率,综合利用,植树造林。(任答3点得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大气污染问题。(1)可从表中直接判断两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为“TsP”,产生的原因可从两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角度分析回答。(2)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太原的污染比天津严重, 说明太原“TSP”污染扩散慢,天津污染扩散快,地形主要影响两市空气流通速度。解决措施可从管理的角度和防治提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过度放牧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于绿洲内部草原中
B.分布于草原牧区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泉附近
C.分布在旱农业区内部
D.分布在河流上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过度放牧一般在畜牧业地区出现,多分布在草原牧区放牧点附近井泉附近,因过度放牧造成过度用水所致。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