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6 23:49: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表2:


?
材料二:表2为新加坡和上海自由贸易区部分指标对比。
(1)简述上海自贸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2)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上海应向新加坡学习经验有?
(3)近期有个别内陆省份也在申请下一轮自贸区的名额,如果完全照搬上海自贸区的做法,
是否可行,请做简单阐述。?
(4)20世纪90年代以后,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请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1)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沿江沿海的分布;位置形态呈点状分布。(3分)
(2)与新加坡相比,上海应进一步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拓宽渠道,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3分)
(3) 不可行;把握“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3分)
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
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4分)


本题解析:
(1)从图形可知上海自贸区集中分布在上海市的东部及东南部;主要沿江沿海分布;呈点状分布。
(2)新加坡与上海相比的优势都可以拿来学习。加强货物贸易;提高服务业的劳动效率;增加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高等教育;加速信息技术的基础建设及应用的普及等等。
(3) 不可行;由于“内陆省份”与上海在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差异、人才资源、历史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不能简单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4)(4)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出现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程度提高。不利:可能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热岛效应增强;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目前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围绕进行的
[? ]
A、现代电子工业
B、扩大煤炭开采量
C、保护山西省的环境
D、能源的深层次开发和综合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研究小组,沿图甲所示A、B、C、D四地进行生态调查。图乙是他们调查某地后所作的一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乙所示生态特征最可能是下列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A.滥采矿产? 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 D.过度放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荒漠化。根据图示图中景观为斑点状荒漠化景观,主要位于我国的内蒙古地区,是因为水源地附近过度放牧引起的土地荒漠化。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平原是该
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巴基斯坦等高线地形图(左图)和巴基斯坦年降水量线图(右图)。

材料二:巴基斯坦大型核电项目于2013年11月26日在巴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举行启动仪式。该核电项目造价95.9亿美元,由中国援建,预计6年内完工,建成后有望缓解巴基斯坦长期以来的电力短缺状况。12月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有关合作完全用于和平目的,符合两国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征和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8分)
(2)分析印度河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8分)
(3)如果你是一位巴基斯坦公民,你是否支持政府发展核电?请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
(1)西部、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4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分)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2分)
(2)印度河携带泥沙堆积形成肥沃的印度河平原。(2分)平原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分)印度河提供灌溉之利,(2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
(3)支持。(2分)巴基斯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短缺,(2分)发展核电可缓解电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环境污染,缓解酸雨、温室效应。(2分)可获得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民用核工业的发展。(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不支持。(2分)巴基斯坦距波斯湾较近,进口石油方便。(2分)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震活动频繁,(2分)易对核设施造成破坏,引发核泄漏,造成灾难性后果。(2分)建设核电站投资大,技术要求高。(2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
(1)该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从图形信息可知,巴基斯坦西部、北部以山地、高原为主,东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北向西南递减。
(2)在农业发展所需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中,河流能够提供的主要是,充足的灌溉用水、肥沃的土壤和平坦开阔的地形。
(3)可以从支持和反对两方面中任选一种。支持。巴基斯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短缺,发展核电可缓解电力短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核电是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环境污染,缓解酸雨、温室效应。可获得中国的资金和技术,促进民用核工业的发展。
不支持。巴基斯坦距波斯湾较近,进口石油方便。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震活动频繁,易对核设施造成破坏,引发核泄漏,造成灾难性后果。建设核电站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东营市中心东南13公里,是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芜的土地上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
(1)简述黄河AB段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6分)
(2)山东省是粮棉大省,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在政府领导下率先发展成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试分析其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区位条件。(9分)
(3)根据材料,分析杜邦化工厂在此地设厂的区位优势。(10分)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斗水七沙”之称。黄河水利委员会创立了举世瞩目用水治沙的历史先河。所谓调水调沙,就是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库调节库容,对水沙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适时蓄存或泄放,调整天然水沙过程,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奋斗目标。
(4)试分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12分)


参考答案:
(1)流量减小,流速减缓,含沙量减少,有些河段出现凌汛。(至少答3点,6分)
(2)交通便利;科学技术水平高(科技投入高);政策扶持;广大的消费市场(市场竞争力强)(至少答3点,9分)?
(3)优势:①大片廉价盐碱地②胜利油田的油气资源③近黄河水源地④沿海的地理位置⑤交通便利⑥政策优惠⑦广大的消费市场(至少答5点,10分)
(4)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冲刷,泄洪能力得到提高;所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形成新淤地,湿地面积增加;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大量增加;海岸线不断被侵蚀后退的状况得以扭转(至少答3点,12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黄河AB段流量减小,流速减缓,含沙量减少,有些河段出现凌汛。
(2)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农业结构调整的区位条件主要有交通便利;科学技术水平高;政策扶持;广大的消费市场。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杜邦化工厂在此地设厂的区位优势有大片廉价盐碱地;胜利油田的油气资源;近黄河水源地;沿海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政策优惠;广大的消费市场。
(4)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黄河下游河道得到冲刷,泄洪能力得到提高;所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形成新淤地,湿地面积增加;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大量增加;海岸线不断被侵蚀后退的状况得以扭转。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