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43:59
1、填空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工流动的流向是
A.由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少地区
B.山区→平原,农村→城市,贫困区→发达区
C.民工的基本流向是从黄河以北流向长江以南
D.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是民工主要输入地
2、单选题 80年代末,深圳特区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决定性因素是 (? )
A.自然因素
B.交通和通信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3、单选题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早在2003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随后,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而蔓延到中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省份,形成“民工荒”现象。回答1-3 题。?
1.大量民工曾经涌入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能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B.广东地区劳动力过剩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
2.2005年广东出现
[?]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广东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高?
D.民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3.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B.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C.缓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4、综合题 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0月17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亿。有关国家媒体将此乐观地称作“一个新的里程碑”。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
材料二:美国东北部地区为欧洲殖民者最早的落脚点,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方。那里有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西部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的平原等有利的自然条件。这个地区的面积占全国的1/4,但人口占全国近一半,全国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化学工业以及一些重要的军事工业都分布在这里。
小题1:美国人口增长模式属________型。
小题2:材料一表明,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象征着美国比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上更具活力。分析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美国人口向东北部地区聚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现代,美国退休的老年人又沿着箭头方向迁移到南部A处,南部对其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5、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出现“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的新趋势。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下图甲、乙、丙、丁代表的工业部门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是?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
③加剧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④缓解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