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38:21
1、单选题 读北京地区2009~2010年PM2.5的来源统计表,能有效减少北京PM2.5的措施是
| 来源 | 土壤尘 | 燃煤 | 生物质燃烧 | 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 | 工业污染 | 二次无机气溶胶 |
| 百分比 | 15% | 18% | 12% | 4% | 25% | 26% |
| 注:二次气溶胶,是指燃煤、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等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或颗粒态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新的大气颗粒物。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正确,合理规划提高城市绿地率,绿地具有净化空气、除尘等功效;②产业转移至周边省市说法不对,将工业转移到周边省市,会加重其他省市的污染,不可取;③正确,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有汽车,能减少汽车尾气;④正确,冬季集中供暖是相对于分散供暖而言,可有效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表1为“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以下表为依据完成小题。
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
1.从该交通设施的投入成本及交通运输量、安全性、快捷等综合因素考虑,该地区最适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2.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②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
③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
④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
A.公路、管道
B.铁路、航空
C.航空、河运
D.河运、公路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深处大陆内部,对外交流不便,因此修建铁路可以加强该地与外界的交流、加快物资的流通由于该地的交通线较长,且该地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质复杂,说明水运条件也不好,故判断修建的运输方式为铁路。注意题目要求的“快捷”,同时也可发展航空运输。
2.铁路、航空运输的发展可以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 ;同时利用当地各种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高原景观发展观光旅游;在交通线修建后,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很可能会影响到当地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也可能因为不合理的工程建设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交通线的修建不会改变当地的气候。故本题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交通建设。
点评:本题通过“某条交通线路修建说明”来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受技术、效益因素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拢。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据此回答题。1.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2.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哪种方式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A.解决了能源紧张状况
B.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C.加剧了人地矛盾
D.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E.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F.露天焚烧
G.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H.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垃圾发电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它不可能彻底解决天津的能源紧张状况,也不可利用垃圾发电的余热来完全解决其冬季的取暖之用;故选D
2.垃圾的最理想利用方式就是分类回收,再利用,变废为宝。故选C
考点:可持续发展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理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不大,属于一般性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小题1: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小题2: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肥料还田,没有发挥其能源与饲料方面的价值;乙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燃烧,利用方式最简单,效益低下;丙方式没有发挥秸秆在饲料方面的价值。只有丁方式充分发挥了秸秆作为饲料、肥料、燃烧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故效益最好。
小题2:乙方式是秸秆用做薪柴,做为生活用能,是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方式。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从图示的不同利用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应等方面比较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人类中心论的影响下会造成
A.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减缓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忽视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