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36:36
1、单选题 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或乡村地区迁移的过程。逆城市化产生的原因有①大城市人口减少②大城市经济水平下降③乡村环境优美、生活闲适④汽车普及、高速公路网发达
[? ]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人口密度和城市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到(?)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小题2:图中体现出的人口与商业中心数目之间的关系是(?)
A.人口密度越大,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
B.人口密度越小,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的数目无任何关系
D.人口密度越大,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只有顾客多,才能盈利,人口密集的地区单位面积内人口数多,在这里每个商业中心服务范围较小就可获利较多。
小题2:人口密度越大,相同范围内需要服务的人越多,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示意北京市区零售额超过10亿元的超市门店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小题
小题1: I环路内超市门店密度低于I、Ⅲ环路间区域,原因最可能是I环路内
A.环境质量差
B.交通通达度低
C.人均收人低
D.以行政区为主
小题2:Ⅳ、V环路间区域内,住宅区总体规模最小的区域位于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参考答案:
小题1: 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 超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人口密度、人均收入、消费取向),交通条件,地价,商圈。教材未提到,但我们可以结合日常生活经历来分析。I环路内是北京最早发展的区域,皇城根儿那里人口密度大,收入更是高。据图可知交通通达度很高。由此可以排除掉B、C两项,环境质量市中心可能会稍差,但不是影响超市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A项错误。老城区内规划为行政区,政府机关密集,导致超市门店密度较低。
小题2:不考虑行政因素的话,超市少的区域,人口密度应该低。由图中可以看出Ⅳ、V环路间区域内,南部超市门店密度最低。从而推断,该处住宅区总体规模最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21~22题。
小题1:左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信息可知,⑤→⑥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下降,体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选择C项。
小题2:根据题意可知,乙处产业结构是以一,二产业为主,城市化处于初级阶段。所以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地租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小题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的便捷程度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租水平是随着离城市中心的远近而变的。离城市中心越近,地租水平越高。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租分布等值线沿着公路线由中心向外凸出。可见,影响等值线凸起的因素是交通的便捷程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