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35:56
1、综合题 (13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坎昆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举行。
材料二?图是坎昆世界气候大会期间某时的光照图。
(1)在下图(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绘出赤道平面和坎昆世界气候大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2分)
(2)从__________(字母)到__________(字母),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处于_____半年。此半年时间为186天,请简单说明较另半年长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1,判断材料2光照图的自转方向为____________ (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分)
(4)下图中能正确示意此日期前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间气压分布与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 (1分)
(5)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3分)
参考答案:
(1)画图略(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坎昆世界气候大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画在A的左侧且几乎靠近D处)(2分)
(2)B? D?夏半年?因为夏半年公转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5分)
(3)顺时针(2分)
(4)C(1分)
(5)减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3分)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轨道。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坎昆世界气候大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画在A的左侧且几乎靠近D处。
(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为夏半年公转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所以夏半年较长。
(3)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图中为南极点,顺时针旋转。
(4)该季节为冬季,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等压面向上凸起,海洋为低压,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5)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防治。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应减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提高植覆盖率: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所给“两分两至示意图”和“日照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位于A处时,节气为?;(2分)
(2)当地球如日照图状况时,日期可能是:?(2分)
A.12月22日
B.6月18日
C.9月27日
D.6月22日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此时北京时间为?点;(4分)
(4)该日佛山的昼夜长短情况是??;佛山(23°03′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6分)
(5)地表E、F、G处自转线速度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分)
参考答案:(1)春分;?(2)B;?(3)(22°N,180°);8;
(4)昼长夜短;88°57′;由22°N向南北两侧递减;
(5)GEF
本题解析:(1)根据公转轨道图示的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判断,B为远日点附近的夏至日;D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冬至日,故A为春分日。(2)右图的晨昏线图示,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判断为北半球俯视图,故图示北纬68°以内出现极昼,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22°N。故判断位于6月22日前后1周左右。(3)结合上题分析,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2°N,而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时所在经线,即图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80°经线。180°经线为12时,而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180°经线的地方时晚4个小时。(4)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佛山出现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计算即可。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5)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公转轨道图示的二分二至日判断、晨昏线图示的判读、地方时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等基本内容,注意利用基本规律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轨迹。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A点时
A.北京地方时为6:40
B.盐城昼长大于上海
C.该日盐城日出在正东方
D.东一区向东至180°经线范围内与A点日期相同
小题2: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动到B点
A.所需时间24小时
B.悉尼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D.地球公轨速度变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于图中表示是北半球的俯视图,中心为北极点。当太阳直射A点时,160°W为正午12时,则北京时间应该是6:40,而不是北京地方时为6:40,故A错误,;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故盐城昼长大于上海,故B正确;当天,太阳应该是从东北日出而不是正东方。当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范围应该是20°W向西到180°经线范围内。所以C、D错误,正确答案是B。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动到B点,也就是说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由图可知,A点到B点大约是48小时,故A错,悉尼位于南半球,此时应该是悉尼昼短夜长,且夜渐短,而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缩小,所以B、C错误。正确答案是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若黄赤交角从23°26ˊ变为30°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黄赤交角变大,地球五带是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该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小题2:北京时间是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
小题3:此时?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D.地理自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自转方向表示南半球,因为P点位于弧MPN的中点地方时为12点或0点,结合题中的条件可知为0点,则Q点所在经线为180度经线,图故图示极点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弧线MPN位于夜半球,不难判断D项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Q点的经度为180°,则计算P点经线为60°W,时间为7日0时,故北京时间为7日12时。
小题3:结合上述,此时为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