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32:27
1、单选题 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如在山东、河南一带种植冬小麦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但向北到北京一带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那么向南到江苏、安徽等江淮地区“种麦正当时”是
A.秋分
B.霜降
C.寒露
D.白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二十四节气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以根据山东、河南和北京的纬度位置可知,纬度越低,种麦子的时间越晚,江苏安徽的纬度比山东河南还低,所以种植时间为霜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图中a为纬线,b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若此时b地的地方时为12时,则b地(?)
A.处于高纬度地区
B.正午太阳高度为a?
C.太阳位于正北方
D.太阳位于正南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描述可知,b位晨线或者昏线上,并且b地方时为12时,所以b在纬线圈和晨昏线的切点上,可能位于北半球,也有可能位于南半球,范围是南北纬66.5°到南北纬90°。正午太阳高度为0,太阳位于正北方或正南方,只有A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关于季节、昼夜、太阳高度、气温之间的关系正确叙述
A.全球各地新年都在冬季
B.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都是春季
C.在中纬度地区,一年中的昼最长和气温最高的日期一致
D.由于地球自转,导致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A项南半球的新年在夏季;错误;B项太阳直射赤道时,可能为春季或秋季;错误;C项中纬度地区,一年中昼最长的日期为夏至(北半球)或冬至(南半球);但气温最高一般在7月(北半球)和1月(南半球);故C项错误。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球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及北极星光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南半球,回答15~16题。
小题1:此刻在某地测得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那么该地的纬度应为
A.43°N
B.45°S
C.43°S
D.45°N
小题2:若该图表示某月某日北京时间8:00,再过2小时,全球日期分布情况是
A.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1日的地区各占一半
B.12月22日的地区与12月23日的地区各占一半
C.12月22日的地区大于12月21日的地区
D.12月23日的地区小于12月22日的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45°,可以判断当地的纬度为45°N。
小题2:地球某一时刻太阳光照及北极星光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12月22日。北京时间8:00,再过2小时,北京时间为10点。日界线有两条,一条是0时或24时,另一条是180°经线。由北京时间可以推出0时经线为30°W,属于0时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为210°,日期为12月22日;180°经线向东到30°W范围为150°,日期为12月21日。正确的是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
A.4﹕44
B.6﹕00
C.5﹕00
D.5﹕16
小题3: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P点在晨昏线EF上,且P点正日出,所以EF为晨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所以排除A、C选项。若直射点位于23°26′S,那么南极圈以南的区域应出现极昼现象,但图示南极圈附近没有出现极昼现象,所以D项排除。
小题2:图示晨线EF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度为135°E,即135°E为6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那么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5时,C项正确。
小题3: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属于冬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季节出现在6月份,B项错误。该日北京昼短夜长,C项错。塔里木河主要补给类型为冰雪融水补给,在夏季气温高时,流量最大,D项错误。江淮平原地区冬小麦为冬种夏收,符合题意,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