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9-12-26 23:27: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山东、河南等省发生几十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分析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

地区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华南地区
11
43
39
7
华北平原
9.8
73
13
4.2
长江中下游地区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区
32
29
10
29
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分)
(2)图中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原因。(4分)
(3)分析减少我国干旱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3分)


参考答案:(1)东南多西北少(1分);夏秋多冬春少(1分);年际变化大(1分)。(共3分)
(2)A地主要为春旱(1分)。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造成蒸发量大且雨带尚未到达、易形成春旱(1分)。 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 (1分)。原因:该地在7、8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易形成伏旱(1分)。(共4分)
(3)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和技术;防治水污染,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宣传教育,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答对其中任三点得3分;其他答案有理可酌情给分,共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和资料分析运用能力。第(1)题,根据夏季风对我国影响的时空特点和规律可归纳出水资源分布的时空特点。第(2)题,A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这里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B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江南丘陵地区,因7、8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形成伏旱。第(3)题,应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采取措施来减少干旱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区图完成问题

(1) 在此地引水灌溉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目前,该地区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附近铁路被沙漠覆盖主要采取了? ___?? __?有效措施
(2)图示地区丰富的新能源资源主要有? _________??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荒漠化?①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状沙障(挡风墙)②种植沙生植物。
(2)风能、太阳能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
(1)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容易因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重要交通线附近采取沙障固沙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措施。
(2)图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故光照强,风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河流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1)-(3)题。

小题1:图中A地农产品质地优良,其主要原因是:
A.河流灌溉
B.纬度低
C.降水多
D.光照强
小题2:该地区城市分布:
A.依托绿洲沿交通线分布
B.沿河流自上游到下游分布
C.在山谷平坦开阔地分布
D.在盆地的中心水源充足处
小题3:长江流域棉区、黄淮海棉区、南疆棉区是我国主要产棉区。随着近几年棉价上涨,粮棉争地是目前我国农作物布局中的突出矛盾之一,为缓解争地矛盾,今后我国棉花生产的重点区域应放在:
A.江汉棉区
B.南疆棉区
C.冀鲁豫棉区
D.江淮棉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和河流、城市分布,判断该地区为新疆地区,这里是我国干旱区,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
小题2:

20070312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图4),完成问题。

小题1: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分
D.热量
小题2: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纬度和地形
C.地形和季风
D.距海远近和季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中M地位于北方地区,R地位于南方地区,两地之间的热量差异使M地冬小麦的收获期晚于R地。
小题2:R处等值线东西延伸,大致与纬线平行,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Q地等值线向高纬凸出,该地为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热量较多,故收获早,其影响因素为地形。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
A       ??B       ? ?
C ??
(2)图中山脉的名称:D        E        
(3)B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       ?
(4)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分布于     (字母)区。
(5)A、B、C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字母)区。
(6)A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
(7)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1分)


参考答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2)阿尔金山?祁连山
(3)青藏高原(4)A (5)C(6)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7)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本题解析:第(1)题是考查三大自然分区,图中的A B C分别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藏高寒区、部季风区。第(2)题图中的D E 正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分别是阿尔金山、连山。第(3)题B处在一级阶梯之上,属于典型的青藏高原地区。第(4)题图中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为A所代表的塔里木河。第(5)题在三大自然区中,水土流失量最大的是东部季风区(C)。第(6)题A所在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因为气候的干旱,所以干旱缺水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第(7)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的分界线大致是以400
毫米等年降水量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的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熟悉各大区域内部的区域地理事物及其特征。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试题的难度不大,但识记的内容较多。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