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十)

时间:2019-12-26 23:27: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西安附近渭河某河段河道变迁图,回答下题。
1.图中渭河河段不断北迁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①区域内地壳运动的差异?②南岸堆积物颗粒较大
③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④泾河携带的泥沙较多2.西安市大型新区不向南拓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南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交通条件差,居民出行不便
F.水资源严重不足,用水困难
G.地势平坦,易发生城市内涝
H.保护古遗址等文化景观需要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河流向北推移;此河段南部有两条支流入渭河,且堆积物是洪积物为主,即南岸水大多洪水,堆积的颗粒物大;北岸泾河以淤积为主,即堆积的颗粒物小;地偏转向力对河流的水流影响水流偏向南岸,而河流向北移;渭河地处地堑带上,南为秦岭,北为北山和黄土高原,断层的移动可能使河流向北移。选A正确。
2.西安市南部是古长安城所在地,大型新区向南拓展会破坏古遗址等文化景观。选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富士康科技集团1974年创办于台湾肇基,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拥有10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目前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被称为全球的“代工巨头”。2010年富士康进军郑州,8月2日富士康郑州新工厂开工生产,标志着富士康内地转移迈出实质性步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小题1: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
A.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术水平
B.资金和服务设施
C.劳动力和市场
D.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小题2: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水平高
B.矿产资源丰富
C.科技人才稀少
D.政策优惠,内部交易成本低
小题3:富士康进军郑州的主要原因是
A.郑州的工资水平比深圳更低
B.郑州的技术水平超过了深圳
C.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D.郑州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富士康选择在中国大陆投资建厂最主要是考虑了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
小题2:富士康首先选择深圳建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优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
小题3:河南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才储备、优厚的发展政策和真诚的招商热情是富士康落户郑州的重要原因。另外郑州丰富的人才储备,更为廉价的工资水平为富士康今天布局郑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了学生的地理功底及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学生根据案例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即可分析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A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B湖泊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A河流所在省区近年来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转入地,简述产业转入对该省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塞(湖床抬升),湖水变浅,调蓄功能减弱;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水质下降;③湖泊面积萎缩和水质变坏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2)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②扩大就业;③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④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⑤可能对当地的生态与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


?
?
(1)指出图中黄河谷地积温等值线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3分)?
(2)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分)
(3)请分析该地水电站选址的主要有利自然条件。(3分)


参考答案:(9分)
(1)等值线向西凸出;数值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原因是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3分)
(2)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地势起伏大(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多对流雨等(3分)
(3)降水丰沛,水量丰富;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水流落差大,水能丰富;位于峡谷地段,
利于建坝。(3分)


本题解析:
(1)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中所有大于等于10度的数值之和,用来反映热量高低。结合图示的积温等值线可直接判断,结合图示东西的地形差异可分析原因。由于地势由东向西逐渐抬升,所以积温数值由东向西逐渐降低。
(2)“古城气候总无常”主要反映当地气候变化大,“一日须携四季装”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日愁暴雨夜愁霜”反映天气变化大;由于该地地处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昼夜温差大,天气多变。
(3)注意自然因素,影响水电站的选址主要从自然条件即气候、地势落差、河流径流量等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能结合我国青藏地区区域特征即可进行判断。水电站选址一定要注意地势落差、河流径流量等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