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三)

时间:2019-12-26 23:27: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关于我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低、数量少、增长慢
B.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长率高
C.人口增长率不很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很快
D.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不存在资源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该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湖泊L为我国六大湖泊之一,M1和M2同属于我国著名山脉P。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湖泊L是(?)
A.鄱阳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小题2:山脉P的走向为(?)
A.东西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南北走向
小题3:谷地R为该地理区域的重要农业区。谷地R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A.水源缺乏
B.光照不足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根据两图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湖泊为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
小题2:该山脉应位于青海湖东南侧的横断山区,山脉呈东南—西北走向。
小题3:该地区由于地势高,故热量不足,种植业只有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2012年10月16日,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西气东输三线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运输大动脉,横跨我国边疆、内地和沿海十省(区)。开工建设这一重大工程,将使沿线上亿群众用上清洁可靠的天然气,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节能减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能够带动设备、材料等相关产业,扩大国内需求,支撑和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读图完成题。

小题1:西气东输三线的主要气源来自
A.中亚国家
B.塔里木盆地
C.新疆煤制气
D.四川盆地
小题2:实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把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能1至2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大量排放物,与下列排放物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臭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有图可知:西气东输三线的主要气源来自中亚国家。
小题2: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与天然气利用无关。
点评:本题借助材料考查西气东输气源地、间接考查了平流层大气的主要成分等问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题、认真读图,结合课本知识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面我国重要山脉示意图,其正确排序是

A.①太行山②雪峰山③昆仑山 ④南岭⑤巴颜喀拉山
B.①巫山②昆仑山③武夷山 ④昆仑山 ⑤唐古拉山
C.①阴山②昆仑山③巫山④天山⑤贺兰山
D.①太行山②巫山③武夷山 ④昆仑山 ⑤祁连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如图是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图,B地区资源丰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简要说出A、B两地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概况。
(2)如果想在A、B两地之间兴建交通线路,请在图中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
(3)在依据图文材料规划A、B间交通发展蓝图时,具体重点采用哪些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管道还是航空),产生了争议,无法抉择,请指出缺少哪些信息条件。
(4)根据图中信息,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比A城市条件更具优势的地点作为港口,用“△”标在图中,并说明理由。
(5)若A为港口,简述在A、B两地之问兴建交通线路对A、 B两地及其交通沿线地区的意义。


参考答案:(1)A地为沿海平原区.距海近,处于海湾内;B为山区.距海远。(2分)

(2)见下图(按照甲或乙线路画均正确)
甲线路:连接居民点,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地形较为平坦,减少工程量,相对安全(乙经过峡谷地段.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大)。
乙线路:连接居民区,使其受益;避开不利地形,减少工程量;线路较短。(4分)
(3)最少说出两点:
①缺少比例尺,无法根据运输距离长短选择运输方式。
②缺少运输货物(资源)的信息,不同的货物运输方式不同。
③两地间的水文状况(有无河流、流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有无冰期)、气候条件等不明。(4分)
(4)见图中M点。①离C城更近,②陆域较为广阔.地处于大的海湾,风浪较小.停泊条件较好。(2分)
(5)对A地:①扩大了A港口的经济腹地(扩大A城市的市场);②增加了资源的供应。?对B地:①加快B区域资源的开发,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③加强本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交流与合作;④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对沿线地区: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6分)


本题解析:第(1)题,由图中海陆分布及等值线判断,A地为沿海平原,近海,处于海湾内,B为山区距海较远。第(2)题,线路兴建一般要经过居民点.山区应沿山谷延伸或平行于等高线修建。第(3)题,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有货物、运距及坡度、河流水文等,本图因缺少比例尺、资源信息及相关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相应气候及水文状况而无法去选择。第(4)题.从港口建设的陆域与水域条件,即建港腹地和停泊航行条件,应确定M地(如图)。第(5)题,港口经济腹地是其所联系和影响的地区.因而A、B间的交通线路扩大了A港口的经济腹地,也增加了A地的资源供应地.对 B地而言促进其资源的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