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26:22
1、单选题 “西电东送”三大通道中目前以输送火电为主的通道是
A.北通道
B.中通道
C.南通道
D.北通道和南通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电东送的北通道,利用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火电。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花环式”海流发电站是用一串螺旋桨组成的,它的两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装有发电机。整个电站迎着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献给客人的花环一样,读花环式海流发电机示意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图中右侧箭头看出,上面箭头为中纬西风,下面箭头为低纬信风,判断为北半球低纬环流,此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a处为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暖流,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题。
小题1:该海域位于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南半球中低纬度
C.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小题2: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①②③④四处分布有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④为北太平洋暖流
B.①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③处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
D.②③是暖流,①④是寒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且呈逆时针,故判断图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图示②为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南赤道暖流;④为受南半球中纬西风影响而形成的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而①③属于补偿流。
小题3: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故①洋流可能形成上升补偿流,而利于形成渔场。
小题4:该环流位于南半球,故A错误;①处洋流为寒流,等温线应符合“凸高为低”,即向温度较高的低纬地区凸出,故B错误;③处为暖流,等温线应符合“凸低为高”,即等温线向温度低的高纬地区(向南)凸出,C错误;结合图示②表示南赤道暖流;③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故判断为暖流;④表示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①自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流,属于寒流。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多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画图比较全球世界大洋环流的分布;②掌握全球风带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③掌握全球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④结合洋流的性质判断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等。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直接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航行的距离比第一次要长,而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材料二 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图。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 ℃时,圣约翰斯通常在0 ℃以下,试解释其原因。(2分)
(2)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试从洋流(写出名称)对航海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
(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为________,所借助的洋流是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都柏林位于欧洲西部,终年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影响,而圣约翰斯位于北美洲东海岸,终年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减温影响,所以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虽然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比圣约翰斯高。
(2)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逆北大西洋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第二次顺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
(3)西风 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航行、海洋污染物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应用教材中大西洋洋流分布结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规律逐一分析。(1)主要从影响两地不同性质的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分析。(2)(3)主要从北大西洋中纬度和低纬度不同的洋流方向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