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23:55
1、综合题 南方低山丘陵区许多地方农民使用沼气,沼气的使用,不仅解决了农村燃料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环境改善。
参考答案:(1)A—③B—④C—②D—①
(2)废渣沼气
(3)植被
(4)广东。
本题解析:沼气池是利用人畜粪便、秸秆等发酵产生沼气的地方,沼气作生活燃料,池中废渣肥田,发展种植业,种植业的发展可为畜牧业提供更多饲料,从而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又可为制取沼气提供更多原料——秸秆、畜粪等。只要理顺了上述关系,本题就能迎刃而解。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自________向_________流。
(2)为什么该地区的河流多是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3)在西汉时期,该地区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的原因是什么?
(4)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退化而被废弃?
参考答案:(1)南北
(2)该地区的河流发源于南部的昆仑山地,高山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多属季节性河流。该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大,众多河流出山口后顺势北流,流程又不长,故呈平行状;由于河流均流向干旱的沙漠地区,流量季节差异大,沿途因不断蒸发、下渗和农业耗水,流量急剧减少,故流程不长便消失在沙漠之中。
(3)西汉时期这里的居民利用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麓地下水,兴修水利,发展屯田,营造出片片绿洲,加上中央政府的长期管辖和经营,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富庶之地。
(4)唐宋盛世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下游地区水源有限,难以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于是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了固沙植被,导致河流水量锐减或改道,水源逐渐枯竭,再加上战争、瘟疫等原因,古绿洲逐渐退化直至被废弃。
本题解析:本题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自然条件入手,分析探讨古绿洲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解题时首先应分析该图的隐含条件: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其南缘为高大的昆仑山脉,由于该地区极度干旱,河流水源来自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河水自山口自南向北流出,因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故形成平行状水系。由于冰雪融水不大而且季节性差异大,从总体上看,河流流量不丰,加之蒸发、下渗及农业用水,河流流量急剧减少,这里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而古绿洲的形成和演变则应从当时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因为在这段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中国区域图,回答30~31题。
小题1:关于我国国土整治重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应重点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
B.b地区发展立体农业,进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C.c地区应大力发展钢铁、机械、石化等重化工业,治理大气污染
D.d地区利用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少数民族聚居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小题2:e地区燃煤量很大,但酸雨危害轻于b地区,其中主要原因是(?)?
A.法制健全
B.风力大
C.植被覆盖率大
D.降水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a地区位于西北内陆,土地沙漠化是整治的重点;b地区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重点发展立体农业,进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c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d地区利用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少数民族聚居的优势,适度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会对西南的生态产生影响。正确的是B。
小题2:e地区燃煤量很大,但酸雨危害轻于b地区,其中主要原因是b地区降水多,e地区降水少。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2一5,回答问题。
图2一5
(1)图示地区自然景观以为主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
(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是________,发展农业的主导白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该农业区超强度开发,试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答案:(1)荒漠?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加之高原、山脉的阻档,降水稀少
(2)河西走廊?水源
(3)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旱)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本题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区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农业生产区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结合经纬度可得:①河西走廊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灌溉水源是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②该地区大气降水少,水源缺乏,若农业用水过度,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加上该地强烈的太阳辐射、旺盛的蒸发、大风等作用,便会产生土地荒漠化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造成的
B.长江洪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C.1998年的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为原因的加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D.“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说明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而三峡对于干流水量的扼制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长江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长江流域降水多,又多暴雨;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危害。由于人们过度砍伐、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使河床抬高,形成了“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故A、B、D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