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6 23:22:3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α为 (  )

A.53°26′
B.66°34′
C.43°26′
D.26°3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90?-当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90?-30?-23?26´,两个式子一结合,可知安装角度为53°26′。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及太阳能的利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货轮8月中旬从挪威希尔克内斯港出发,沿图所示航道航行,于9月中旬抵达中国连云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货轮在世界时06时到达,北京时间为  (   )
A.02时
B.08时
C.14时
D.18时
【小题2】希尔克内斯港 (   )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无极昼、极夜现象
C.终年受到暖流影响
D.所在区域多硬叶林
【小题3】选择此时段航行,主要是由于 (   )
A.海上风平浪静易通航
B.货轮停靠的港口较少
C.北冰洋海域昼短于夜
D.气温较高使海冰融化
【小题4】货轮抵达时, (   )
A.连云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B.黄河输沙量处于下降阶段
C.东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期
D.江南水乡居民准备赛龙舟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B


本题解析:
【小题1】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东八区,二者相差8小时,所以当世界时是06时时,那么北京时间应为14时。故选C。
【小题2】读图可知:希尔克内斯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属于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所在地区其植被为苔原,但终年受北大西洋洋暖流的影响。故选C。
【小题3】受极地东风的影响,该海港常年有风浪;因此时段太阳直射北半球,该海港昼长夜短,气温较高使海冰融化,利于航行,停靠在该港口的货轮较多。故选D。
【小题4】连云港在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东北平原小麦播种时期为3月份;江南水乡居民准备赛龙舟应在雨季开始,时间为6月份;而9月黄河流域的刚过雨季,黄河流量开始减小,那么黄河的输沙量处于下降阶段。故选B。
考点:地球运动的意义、洋流、河流、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0年1月1日,关于我国大陆迎来新千年第一缕阳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大陆最东点的黑龙江乌苏镇最先看到日出
B.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先看到日出
C.我国东部地区与经度相同的澳大利亚西海岸在同一时刻见到太阳
D.我国东南沿海比北方沿海先见到太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偏北昼越短,日出越迟,A错;地势高先看到日出是针对当地地势低的地方而言,B错;因太阳直射南半球,经度相同的地方南方先看到日出,C错;我国东南沿海纬度较低,且位置偏东,所以先见到太阳。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经纬网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设A、B两地和A、D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S1和S2,则(   )
A.S1=0.5S2           B.S1=S2
C.S1=3S2             D.S1=6S2
【小题2】若A、C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A、B、D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即AB球面最短距离过极点;A纬度为60°N、B纬度为30°N,劣弧过北极点,为90°。AD间纬度差为30°,所以S1=3S2。
【小题2】AC两地位于60°纬线上,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在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时出现2次,冬半年夜长大于昼长时出现2次,共4次,D对。
考点: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晨昏线,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5°
B.3°
C.10°
D.8°
【小题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和③都处于暖温带
B.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C.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可以从图中找出两个参照点,最南边的省级行政中心海口和首都北京。北京和海口的纬度分别为40°N和20°N,图中两者之间有4个纬度间隔,由此求出每个间隔为5°。
【小题2】②地是西宁以西的柴达木盆地地区,为高寒气候区,③区域属暖温带,选项A错误;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选项C错误;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选项C正确;回归线以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相同,选项D错误。
考点:经纬网。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