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口与城市》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12-26 23:18: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各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2.下列对世界人口增长不具有影响的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有迁移
B.从北半球向增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E.人口出生率的变化
F.国际人口迁移
G.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H.某些国家的生育政策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1.直接根据表格资料判断,世界人口迁出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迁入国以发达国家为主,故A项正确。
2.世界人口增长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故与A、C、D项有关,而不受人口迁移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据此回答问题。
1.以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8 000
B.10 000
C.6 000
D.4 500
E.aF.c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木桶效应”取决于最短板,根据某地的四类资源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4 500,正确答案选D。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大约为13亿,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为8-9亿,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为16亿左右,三者的关系是b<a<c。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以“木桶效应”为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容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口容量特点的是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规律性
D.警戒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具有相对确定性,是一个警戒值,临界值。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资源越丰富,则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故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①正确;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错误;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错误;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④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的影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关系,注意从各个因素对资源的影响分析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生育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人口生育率。正确答案选D。
考点: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指标。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指标。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