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12-26 23:17: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地区是? (  )
A.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北地区
D.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
小题2:丁地区三类交通所占的比例都不大,其原因可能有? (  )
①需要进行交流的物资少 ②地形崎岖,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③气候恶劣,沙漠广布,修建铁路和公路的难度较大 ④河流因干旱,水量小,通航河段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提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切实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青海省简图上甲、乙、丙三列山脉中表示“昆仑山脉”的是________,图中A、B、C三大江河,B是________,C是___________。(6分)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4分)



3、单选题  读中国“2000~2005年人均生活用能变化”表,回答下列各题。
2000~2005年人均生活用能变化 千克标准煤

年份
城镇人均生活用能
农村人均生活用能
农村人均生活商品用能
2000
215
457.69
77
2001
213
520.69
82
2002
216
579.581
87
2003
237
600.21
99
2004
243
633.14
109
2005
257
653.26
122
小题1:读表,正确的分析是(? )
A.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的两倍以上
B.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是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的两倍以上
C.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大幅增长
D.城市居民生活用能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缓慢上升
小题2:据表中的地理事象,相关正确判读是(? )
A.城市生活用能利用效率较高
B.农村生活商品用能比例较高
C.农村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城市
D.农村生活用能以化石燃料为主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分)
材料1:分布多度是指某地区或单位面积内分布的植物种数,下图是中国种子植物在各省区的分布多度图。

材料2: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1)自然地理环境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多度影响很大,选择图中一个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小的省(区),并与图中种子植物分布多度最大的省(区)比较,说明两者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10分)
(2)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从前有些人所想象的“寒原一块”,其植被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异,试分析产生这种分异的原因?(4分)



5、单选题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