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17:42
1、单选题 读下面油菜、冬小麦、茶叶和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下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①油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茶叶
B.①水稻? ②冬小麦? ③茶叶? ④油菜
C.①茶叶? ②油菜? ③水稻? ④冬小麦
D.①茶叶? ②冬小麦? ③水稻?④油菜
(2)从气候条件考虑,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自然灾害少、土壤肥沃? B.高温期、多雨期一致
C.降水量大、分配均匀? D.积温值大、复种指数很高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1)在我国的各种油料作物中,油菜是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其分布出现“北移南迁”的趋向,华北和东北以及华南地区油菜播种面积都有扩大;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为主;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我国长江流域,特别是江南丘陵地区茶叶分布最广;水稻种植以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为适宜,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
(2)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中低纬度地带,热量条件优越,且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及其强弱的影响,易发生洪涝灾害;热量条件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差异很大,耕作制度不同;北方复种指数低,南方复种指数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五个国家。图中表示2003年这五个国家的就业构成。回答问题。
小题1:国家⑤的三个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读图关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
(4)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
小题1: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由图可知国家⑤的三个产业按就业构成自高至低排列,依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故C对。
小题2:图中①、②、③、④是四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看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④国在第三产业中就业的人口比重最大,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④。选D。
点评:掌握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技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土地肥沃
B.雨热同期
C.人均耕地多
D.可垦荒地多
小题2:2010年该省小麦在晚种了3~5天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近640斤/亩的好收成。小麦晚种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均温偏低
B.春季气温偏低
C.春季降水偏少
D.春季积雪融水偏少
小题3: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雨热同期
C.市场扩大
D.交通改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农业发展。
小题1:黑龙江省地广人稀,人均占有的耕地多,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
小题1:由于所处纬度较高, 热量不足是其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春季的持续低温常会影响春播的正常进行。
小题1:目前该省的水稻在市场扩大的因素影响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全球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外包出去,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工业基础和市场
B.劳动力和交通
C.技术和信息网络
D.环境和自然资源
2、下列城市中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
A.青岛
B.广州
C.兰州
D.乌鲁木齐
3、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可以
[? ]
A.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B.集中资金,加速工业化进程
C.促进工业集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D.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
参考答案:1、C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2013年12月24日发布的雾区预报图。
参考答案:
(1)(6分)A地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工业废气排放量大;交通发达,汽车尾气排放量大;冬季取暖,粉尘浓度高;(每点1分共3分)
B地气候湿润,水汽充足;盆地地形,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易出现逆温现象,大气稳定。(每点1分共3分)
(2)(4分)加强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暂时关停严重污染大气的企业或施工单位;积极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以促进环境好转;鼓励扶持新能源或节能产业;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小汽车使用;加强绿化(答出4点得4分)
本题解析:
(1)A地是华北地区,多雾霾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众多,重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污量大。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雾霾的原因主要在于气候湿润且地形封闭,污染物不易扩散。
(2)主要从加强监测预报,减少污染物排放,治理污染三方面考虑。政府应做出宏观的政策和指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