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14:48
1、单选题 自然地理要素深刻影响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拘落的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 ]
? A、濒临海洋
? B、人口稀少
? C、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
? D、地势低平
(2)我国最为常见、危害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是
[? ]
? A、旱涝
? B、地震
? C、台风
? D、寒潮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是城市化标志的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市居民失业人口增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是常见的社会现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甲图示意A地向C地等东南亚国家的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
材料二 美国国内曾出现过四次人口迁移的高潮。第一次是19世纪中期人口大规模西迁;第二次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第三次是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第四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又出现人口向东北部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1)近年来,A地产业出现了向C地及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试分析其原因。
(2)与北方相比,试分析B地成为我国北方冬季农产品输出地的主要原因。
(3)乙图中阴影部分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分析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条件。
(4)①地所在国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了国内人口迁移高潮,分析迁移的主要原因。
(5)丙图中Ⅰ、Ⅱ两条人口数量变化折线能反映乙图中P城市人口变化过程的是________线,试分析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原因:①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劳动力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②原材料、土地以及能源价格上升;③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④东南亚国家具有一定的交通优势。
(2)纬度低,热量丰富,农作物一年四季皆可生长;地处热带,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生长环境优越,农产品种类丰富。
(3)商品谷物农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等。
(4)迁入区有丰富的资源;新兴工业兴起;空气清新、气候温暖(阳光地带)。
(5)Ⅰ 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地价上升等。
本题解析:
(1)A地是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产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国际形势、国家政策、原产地的用地及环境状况等。本题可结合珠三角地区的不利条件和东南亚地区的优势进行分析。
(2)B地为我国的海南岛,优越的气候条件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冬季反季节农作物的重要输出地。
(3)首先根据图中阴影部分的位置可确定其为商品谷物农业;其次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自然区位条件。
(4)结合材料二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结合美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即可。
(5)P城市为匹兹堡,该城市是由煤炭资源发展起来的钢铁城市,后因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出现了衰退。结合材料二可知,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城市化速度较快,后来又出现人口外迁,即逆城市化现象出现。根据两条折线的变化特点可知,I折线符合P城市的人口变化。Ⅰ折线显示80年代人口数量减少,这与人口大量外迁有关,外迁的原因可联系逆城市化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合理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人口规模般越大,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远,城市等级越低,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人口规模般越小,数目越多,平均距离越近,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不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表现的是
A.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B.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地区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城市化进程的表现。
城市化进程表现有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地区、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