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3:10:37
1、单选题 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1950~2000年博斯腾湖流域灌溉引水量不断增长,2000年之后变化较小。读下图“博斯腾湖流域气温、湖水水位变化图”,完成下面问题。
1.1987~2000年,博斯腾湖2.2002年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B.径流注入量减少
C.向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量减少
D.水位变化导致下渗量增加
E.流域内降水量明显减少
F.流域内气温降低
G.周边地区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
H.流域内灌溉引水过多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博斯腾湖属于内流湖,补给形式是高山冰川融水。1987~2000年,博斯腾湖流域气温整体上升,水位上升,说明是高山冰川融水增多,并无法说明降水量变化,故A、B,错误;而高山冰川融水增多,流域内水量增多,向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量应该是增多,故C错误,正确答案是D。
2.2002年后,博斯腾湖水位变化迅速减少,说明该湖的补给水量减少。博斯腾湖属于内流湖,补给形式是高山冰川融水。故A错误;2002年后,气温是上升的,故B错误;博斯腾湖地处天山南部,人口少,进行各项活动较少,需要量不大。所以最可能引起,博斯腾湖水位变化迅速减少应该是由于前期气温升高而造成的一部分周边地区低海拔中小冰川消失,正确答案是C。
考点:本组题主要考查的是水循环、水体的补给形式、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2.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E.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F.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G.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H.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1.图示a补给量最大,判断为雨水补给;b冬季没有补给,判断为冰川融水补给,c补给终年稳定,判断为地下水补给。
2.b为冰川融水补给,冬季气温低,故冰川不能融化,故补给量很少。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完成下题。
1.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2.图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经济作物及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a与c河段
E.油菜——水源
F.小麦——土壤
G.棉花——光照
H.甘蔗——热量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c河段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正确答案选C。
2.b河段沿岸虽然灌溉便利,但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水源短缺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热带沙漠气候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小。b河段沿岸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光照条件优越,适宜棉花的生长;甘蔗的需水量较大,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冬季雨水补给最多的河段和分布的经济作物及优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冬季雨水补给最多的河段和分布的经济作物及优势。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是“三种陆地水体转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P代表的水体可能是2.箭头b、d代表的现象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A.雨水
B.积雪
C.地下水
D.冰川水
E.1~2月
F.3~4月
G.6~7月
H.9~10月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水源补给。
1.图示与长江水与洞庭湖水形成互补关系的是地下水。
2.图示b、d表示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映为长江的雨季,故为6—7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地剖面图”,完成以下各题。
1.水位季节变化最小的水体是2.对P坡开发治理的合理措施是
A.河流
B.湖泊
C.①
D.②
E.开山取石卖
F.修建梯田种粮
G.种草发展畜牧业
H.广泛种植茶树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1.河流、湖泊为地表水,①为潜水,②为承压水,而承压水的水循环更新周期最长,水位季节变化也最小。
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土壤为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