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2:59:54
1、综合题 (1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8分)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喀什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
(2)(2分)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3)(3分)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4)(3分)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参考答案:(16分)
(1)(8分)有利影响:国界线漫长,有利发展边境贸易;新疆地貌类型多样,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地域广阔,有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展空间等。(6分)
不利影响:气候干旱,水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耗水工业的发展;(2分)(答案要求呈现因果关系,因果各1分,每一要点2分,有利影响回答满3点得6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2)(2分)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山地降水补给(回答任意2点得2分)。
(3)(3分)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4)(3分)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
(1)新疆自然环境条件,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源、植被、自然资源等角度分析。新疆的优势:边疆地区,利用发展边贸;气候:光照强、温差大;利于瓜果生产,故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地形地貌独特,可发展旅游业; 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丰富,可发展资源型工业等;
(2)本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兼有地下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3)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呈串珠状分布;本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故环境人口容量小,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不足。
(4)影响城镇发展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河流等因素考虑;结合图示3个城市所在绿洲大小,即可判断服务范围的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左图是中国稀土矿分布略图,右图是出口状况统计图表。
材料二: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市场供应。《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大量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我国在减少出口的同时将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
目前,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分离纯度可达到99.9999%,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已由初级产品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高纯、高附加值的单一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产量逐年上升,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大量供应各种级别、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
(1)读左图,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南北分布特点是________。其中,轻稀土主要集中________等(省区),重稀土主要集中在________。(6分)
(2)在资源性质上稀土属于________资源;限制稀土原料大量出口将导致粗放开采和初加工企业出现________现象;我国减少稀土原料出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6分)
(3)读右图,2002—2007年我国稀土出口量和创汇量变化特点是什么?(4分)
出口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汇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2005年始,我国稀土出口量减少而创汇量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什么?试提出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12分)
参考答案:
(1)(6分)分布不均(北多南少)(2分);内蒙古、山东、四川(写出任一个得2分);南方七省(南方地区)(2分);
(2)(6分)不可再生(2分);减产(破产)(2分);资源总量(占世界比例)不断减少(2分)
(3)(4分)出口量呈先升后降、2007年起逐步减少状态(波动变化)(2分);
创汇量则逐年不断上升状态(2分)。
(4)(12分)主要原因: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分);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2分),高附加值产品产量逐年上升。(2分)
措施:通过政策法规保护我国有限的稀土资源;进一步调整我国稀土的产业结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和深加工发展;保护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等。(其他答案若合理也可得分,每点2分,总分不能超过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以看到,我国稀土在北方占比重约83﹪,且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地区,南方占比重少,所以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结合图例,可以看到,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东、四川等省。重稀土主要分布在南方七省(南方地区)。
(2)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稀土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限制出口的措施,不是禁止,主要环保、开采、运输等方面提高标准,从而使粗放开采,初加工这些低附加值企业利润减少,不能维持生产,所以这类企业会出现减产(破产)现象。
稀土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开采完的时候。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世界90%市场供应。大量低价出口,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资源总量(占世界比例)不断减少,美国稀土资源也很丰富,却不开采或少量开采。
(3)我国最初依靠粗放开采出口,严重破坏了环境,后来保护环境,保护资源改为限制山口量,所以出口量先升后降。、2007年起逐步减少状态(波动变化)。
在减少出口量的同时,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所以创汇量则逐年不断上升状态。
(4) 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可知,出口量减少,但稀土生产迅速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转变,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稀土工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高附加值产品产量逐年上升。所以创汇量增加。
措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依法保护我国有限的稀土资源,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进一步调整我国稀土的产业结构,限制或禁止粗放开采,不断发展高新技术,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资源要注意保护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等。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09年2月7日上午10时,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开工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观澜镇求雨岭施工现场隆重举行。西气东输二线是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部署中具有标志性的重大工程,是减少排放、改善人们生活的民生工程,对提高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 我国1980—2003年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图

材料三 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乃至地方政府主动推动的巨大压力,并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成为珠江三角产业过渡期不可回避的“阵痛”。
材料四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1)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线走向时所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1分)
A河流?B交通?C 城市分布?D 农业类型
(2) 材料二中,曲线①代表能源?变化状况,曲线②代表能源?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年。试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7分)
(3)2008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
为23%左右,而我国只有2.7%左右。由此怎么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3分)
(4) 分析珠江三角洲一些中小企业出现关闭、停产、外迁现象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C(1分)
(2)生产(1分)?消费(1分)? 2000(1分)?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总体都呈现上升趋势(波动上升)(1分),在1995年以前,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分)
,1995年以后,消费量大于生产量(1分)。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差不大,大致呈正相关(1分)。
(3)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大(1分),需要大量的能源;天然气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1分);我国天然气资源储量丰富,开采、利用的量较小,在目前能源消费所占的比重小(1分),其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4﹚原材料、土地、劳动力、能源的紧缺和涨价,人民币升值等都会导致企业成本
增加、利润,土地资源紧张也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政府对一些污染重、耗能多的企业的控制等,国外需求减少。(任答一点给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7分)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重庆与郑州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描述流经甲地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7分)
(3)试分析重庆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4)说出重庆市工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分析原因。(9分)
参考答案:(1)差异:与郑州相比,重庆年均温较高,温差较小;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2分)?原因:与郑州相比,重庆所处纬度低,为山城,且等级有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的南下,所以年均温较高,温差较小。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比郑州大,雨季的时间长,所以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分配较为均匀。(4分)
(2)水文特征:水量大、汛期长、(1分)径流的季节变化大(有夏汛)、(1分)无结冰期、水能丰富 (1分)?原因: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流域面积大,支流多,水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等高线密集,落差大。(4分)
(3)农业发达,为工业提供基础;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便利;地价较低廉,劳动力丰富廉价;国家的政策支持;工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西部市场广阔;科技水平较高。(5分)(答出5点即可得满分)
(4)问题:可能造成酸雨加重,大雾天气增多,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等问题。(3分)?原因: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且工业发展使用的能源多为煤炭,故酸雨加重(2分);处在四川盆地中,空气水平流动性较差,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丰富,工业的发展,使大气中粉尘的含量增大,大雾天气增多(3分)重庆为山城,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分)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惩罚力度不够。(后两点答出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纬度低,气温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郑州纬度高,气温低,为温带季风气候。甲为长江河段。重庆农业发达,为工业提供基础;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交汇处,社会协作条件好;西部市场广阔;科技水平较高,因此重庆的工业发达。但可能导致酸雨加重,大雾天气增多,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等问题。原因应从地形、气候、工业性质与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总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不足,主要是由于水资源总量少,而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故选D项。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我国的区域环境,知识性试题,难度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