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2:57:25
1、综合题 读“二分二至示意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D、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D ,日期是 ;B ,日期是 。(4分)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速度最慢的是 。(2分)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8分)
参考答案:(1)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2)A C(每空1分)
(3 )A D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南回归线(每空2分)
本题解析:(1)根据公转轨道图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的差异判断,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判断为冬至日,而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夏至日,故D表示秋分日。B表示春分日。(2)地球公转速度的规律: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故地球经过A冬至日,最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C夏至日时,最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3)根据图示的晨昏线分布特征:甲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乙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判断为春分日或秋分日,而北京的夜在变长,即昼变短,判断为秋分日。甲图为北半球冬至日,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地球运动的常规考点,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公转轨道图上,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判断二分二至日;②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晨昏线分布特征;③掌握地球公转轨道图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对解题基本方法和规律的整理和归纳。
本题难度:困难
2、填空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
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 ,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 。(8分)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 A ,B 。(4分)
(3)简述今天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4分)
参考答案:
(1)② ④ ① ④①③②
(2)④ ②
(3)昼短夜长 昼先变短后变长,夜先变长后变短
本题解析:
(1)从图可以看出,①地在春秋分日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其太阳高度角是45°且夏至日时,太阳高度角最小,可以判断其纬度是北纬45°; ②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太阳高度角是90°,所以②一定是赤道了;③地在夏至日时太阳高度是90°,是北回归线;根据④的二分二至日的太阳高度,其夏至日时太阳高度为0,说明其是南极圈,所以昼夜平分的是②,昼夜变化最大的是④,四季变化最明显是①,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④①③②.
(2)从乙的昼夜长短变化图可以看出,B线是一年四季都是昼夜平分,所以这个地方一定是赤道;而A是在冬至时出现极昼,在夏至日时出现极夜,所以是南极圈,是对应的②.
(3)今天是11月中旬,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由第一小题我们知道,③地是北回归线,所以此时是昼短夜长,两个月内昼继续变短,到12月22日时变得最短,随后又开始变长,夜是继续变长,到12月22日变得最长,随后又开始变短.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3月6日报道,“格利泽581d”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质量约为地球的8倍,是人类在太阳系之外发现的第一个位于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超级地球”。 它距离地球22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算得上是“邻居”,下图为“格利泽581d”行星与其中心天体运动关系的假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下关于“超级地球”的推测,最可能正确的是
A.位于河外星系
B.为距其绕转恒星最近的行星
C.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1.5倍
D.存在液态水
【小题2】据假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行星上各地全年昼夜等长
B.该行星上看中心天体东升西落
C.此日后P地昼渐长夜渐短
D.地方时换算满足“东加西减”法则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超级地球”位于太阳系外,距地球仅22光年,应是银河系,A错。根据材料,不能判断是距绕转恒星最近的行星,B错。行星大小约为地球的3倍,质量约为地球的8倍,平均密度约是地球的2.6倍,C错。被称为“超级地球”,说明具有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可能存在液态水,D对。
【小题2】该行星的自转轴是倾斜的,行星上各地不会全年昼夜等长,A错。图示天体自转、公转方向是顺时针,所以该行星上看中心天体西升东落,B错。此日后直射点应是北移,P地昼渐长,夜渐短,C对。地方时换算满足“西加东减”法则,D错。
考点:地球上生命存在 的条件,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
参考答案:正确
本题解析:因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故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
考点:本题考查地方时。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方时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 )
A.20°N,30°E
B.25°N,25°E
C.23.5°S,60°W
D.40°S,120°W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太阳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故只有回归线之间一年出现两次太阳直射,而回归线上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以外地区,终年没有太阳直射。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