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6 22:55:44
1、单选题 读“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判断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下列工业部门,与甲、乙最吻合的是
A.甲环境要求高,乙环境要求低
B.甲工资水平低,乙工资水平高
C.自然条件对甲、乙均无明显影响
D.甲乙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E.服装工业、化学工业
F.有色冶金工业、食品工业
G.水产品加工业、微电子工业
H.纺织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甲工厂原料投入高,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工厂技术投入高,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所以甲工厂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乙工厂低,所以乙工资水平高。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工业部门的主导因素。甲工厂原料投入高,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工厂技术投入高,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微电子工业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同时自主品牌汽车开始走出国门,到巴西投资建厂。下图为我国各地区2000年和2010年汽车产量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我国汽车生产的判断正确的是:2.我国发展汽车制造业的优势在于:
①先进的制造技术?②良好的工业配套?③增长的市场需求?④大量廉价的劳动力3.我国汽车企业到巴西投资建厂,主要的原因是:
A.东、中部的增长量均大于西部和东北部
B.各地区的汽车生产数量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相一致
C.东部地区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与当地巨大的市场需求紧密相关
D.东北地区的汽车生产增量较少是由于当地铁矿枯竭,配套工业衰退导致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③④
H.①②④
I.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利润最大化
G.充分依靠当地的技术和廉价的海运
当地市场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当地有发展汽车工业必需的自然资源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的增长量大于中部地区,A错。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西部地区要高,但是汽车生产数量较少,B错。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刺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C对。东北地区汽车生产量增长少,主要是市场需求量小,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钢铁工业生产主要是使用的进口铁矿石,D错。
2.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制造技术水平较低,许多核心部件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工业体系完整,有良好的工业配套,增长的市场需求,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使我国的汽车生产成本较低,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强竞争力。B对。A、C、D错。
3.汽车制造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运输汽车的成本比运输部件的成本要高很多,所以我国的汽车企业到巴西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满足当地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C对。汽车制造业不是廉价劳动力指向型企业,A错。巴西是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低,当地技术方面没有优势,B错。汽车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资源、原料影响较小,D错。
考点: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指向类型。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在青藏高原上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
A.高原问题
B.高寒问题
C.缺氧问题
D.冻土问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青藏高原上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冻土问题。选择D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东山镇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之滨,西部山丘绵延,东部地形平坦直抵湖畔。自古为鱼米之乡。山麓和山坡分别是茶园和果园。这里出产的名茶是碧螺春,这里的果园盛产橘子、枇杷、杨梅和白果。读东山镇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结合上文并读图3,东山的土地利用方式自西向东依次为:2.由上述资料判断,下列不是东山镇农业发展趋势的是:
A.①果园②稻田③茶园④淡水养殖
B.①果园②茶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C.①茶园②稻田③果园④淡水养殖
D.①茶园②果园③稻田④淡水养殖
E.发展生态农业
F.发展适应市场的农产品
G.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H.增加农业就业人口数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图示各处的地形差异,④位于山谷湖畔,水源充足,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③位于山麓平原,故适宜发展种植业;结合材料反映②表示丘陵山麓,为茶园;①表示山坡为果园;故选B项。
2.图示主要反映低山丘陵地区立体农业的发展,通过合理利用该地区的地势特征,缩小种植业的面积,而扩大林业面积,故D项不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通过情景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另外本题还可考查我国低山丘陵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人均耕地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2.2002年人均粮食产量突变的可能原因是
A.人口与生态;科技
B.城市化与水土流失;耕作方式
C.产业结构调整;生物技术
D.农业政策与人口政策;生产投入
E.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导致劳动力减少
F.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高了生产率
G.该年份风调雨顺,农业增产
H.因市场因素,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
1.读图显示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多,且由于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面积下降;而粮食单产增长,主要是由于良种培养等先进技术的使用。
2.图示资料显示,人均粮食产量上升明显,人均粮食产量=粮食总量/人口总量,一年里,人口总量不可能有太大变化,故可能是由于粮食的总量上升。而且2002年之后,人均产量又下降,说明不可能是单产的上升,故判断为种植面积的扩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