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区域可持续发展》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12-22 06:54:2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人类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包括
①城乡交流和技术交流?②通信和商贸?
③交通运输?④城市建设和文化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2007年3月11日,北京市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天津市社科院等机构联合发布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示意图

材料三:
?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面积2270km2,拥有153千米的海岸线。它将聚各项优势,立足天津,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志区和生态宜居海滨城市。“湛江钢铁”是广东实现重化工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它选址在湛江东海岛,东海岛面积是286km2,该处拥有建设国内最好的深水港条件,可同时通航两对30万吨级以上的货轮和50万吨级的油轮。
材料四:天津滨海新区和湛江东海岛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空格。将下列城市化的模式,填在横线上:
? 京津冀_______;长三角_______;珠三角_______。
? ①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 ②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 ③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 ④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2)长三角区域经济今后发展应立足自身条件,以上海建设大都市为龙头,努力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城
? 市群,试分析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区位条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湛江钢铁”属于_________型的工业布局,它所需要的铁矿石可能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努力打造成现代化加工制造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而湛江东海岛却打造成广东的钢铁
? 基地,试分析影响两区域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热带雨林是
①地球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②“地球之肺”? ③“地球之肾”?
④最古老的生物群落? ? ⑤仅属于当地国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单选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完成1-3题。
1.关于GIS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图中城市3.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具有空间分析的功能
C.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E.①位于规划区
F.②位于非矿区
G.③位于现矿区
H.④位于原矿区
I.原料地
G.消费地
水资源
交通线



5、单选题  阅读材料回答: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据此回答问题。1.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2.下列属于湿地的是
①湘江?②三峡水库?③渤海滩涂
④青海湖?⑤江南水稻田?⑥海洋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E.①②③④⑤
F.①②③④⑥
G.①②③⑤⑥
H.②③④⑤⑥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