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51:22
1、单选题 2012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绿色气候基金等方面达成多项成果。专家预计,在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读下图,回答1~3题。
1.有关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率与碳排放总量正相关
B.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C.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大
D.中国、美国应承担相同的减排责任?注:圆形大小反映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2.美国和加拿大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主要原则
[?]
A.共同性?
B.持续性?
C.公平性?
D.阶段性
3.低碳发展时代的中国,应采取的减排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②减缓工业化进程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建立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公平性是指同代人、代际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的义务是公平的
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可持续发展是符合当地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不同国家因其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等因素的差异,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是不同的,C错误。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题目,难度较小。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原则及可持续发展对现实的指导即可轻松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示意图
小题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小题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由图可知,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呈负相关,所以(1)选B。地形、降水、风力都是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洋流与题干不符,所以(2)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吉林省西部改造沙漠荒地的‘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景观图”和“简化的系统框图”。该系统的目的是取得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图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增加粮食产量
B.喂养牛羊
C.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腐殖质
D.提高经济效益 E.粪肥
(2)该系统的建立,减轻了当地受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时的________等灾害。
(3)以该系统的农业产品为原料,可以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加工业。
参考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C? A? D? B? E(2)冷锋?风沙、暴风雪(3)木材加工?造纸?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
本题解析:(1)直接结合图示,抓住各个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即可。(2)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农田防护林系统。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故冬季多寒潮、冻害天气,是冷锋影响的天气实例。(3)注意题干要求“以该系统的农产品为原料”。图示该系统的主要资源有粮食、森林、草和牲畜,故可发展粮食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等。
点评:本题难度低,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图示的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并能结合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判断主要的自然灾害,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C.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造成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