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51:22
1、单选题 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④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的基本国情是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净增人口多,人口压力大。所以资源短缺、人口压力大是促使我国发展节约型道理的根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题。
1.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2.为了防治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相应的环节是
A.台风、寒潮
B.滑坡、泥石流
C.地震、海啸
D.环境污染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箭头③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作用。台风、寒潮?、地震、海啸不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人类滥砍滥发破坏植被、在一定情况下发生滑坡、泥石流造成巨大人员、财产损失。
2.箭头①?表示人类社会通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的这种做法与图中①?环节相对应。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与环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将现实生活案例结合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进行一一比对即可轻松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的?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B.围湖造田,发展耕作业
C.把山地和丘陵开辟成梯田
D.中国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最终的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围湖造田容易产生洪涝灾害;把山地和丘陵开辟成梯田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中国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符合可持续发展。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右图,完成(1)—(2)题。
(1).1.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2.①、③、⑤三地气候
A.③、④两地
B.①、④两地
C.②、⑤两地
D.①、⑥两地(2).
E.类型相同,成因不同
F.类型不同,成因不同
G.类型不同,成因相同
H.类型相同,成因相同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①地由于海拔高(东非高原)而形成热带草原带,而不是热带雨林带;⑥地由于受暖流、地形(山地迎风坡)而形成热带雨林带。①、③、⑤三地都属于热带草原带,但成因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叙述是(?)
①开垦红壤地区的荒山荒坡?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④骑车工作和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减少过度包装、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自备篮子购物、倡导简朴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节水等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