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50:35
1、单选题 读下图 完成29—30题。
小题1:若上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且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0∶00
B.8∶00
C.16∶00
D.20∶00
小题2:若上图是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
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日期分界线。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经线。M、N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新旧日期的范围相等,则180°经线的时间为12:00,则北京时间为8:0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夜半球,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110°W的地方时为0:00,70°E地方时为12:00,北京正午人影将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则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则北京时间为9月23日15∶20。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图中α的角度为23.5°),图中所示的季节(北半球)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图中α的角度为23.5°,表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以下是显示从天北极俯视地球公转运动的两种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

小题1:结合两图,当地球运行到左图远日点位置时,大致相当于右图中的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小题2:当地球运动到右图(?)位置时,全球的昼夜平分
A. A、B位置? B. B、D位置?C. C、D位置? D.A、 D位置
小题3:从几何关系上说,太阳直射点是太阳与地心连线在地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的回归线上则哪个半球的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右图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A.A位置
B.B位置
C.C位置
D.D位置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当地球运动到远日点7月初时,接近夏至日A点。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BD分别表示秋分日和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C图表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该图为某日15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20°N
C.20°S
D.23°26′N
小题2: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A.8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小题3: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5:00
B.9:00
C.17:00
D.19:00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70?N日出时间是0时,所以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恰好发生极昼的纬度相切。所以直射点的纬度是20?N。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的日出时间是7:00.白昼以正午12时对称,所以昼长是10小时。
小题3:150?E时间是7时,北京时间(120?E)=7:00-2小时=5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小题2: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P表示近日点附近,由于地球公转到达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故图示甲乙之间公转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
小题2:根据图示P表示近日点,应位于1月初,故2月3日,应位于P点之后1个月左右,故判断位于乙位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公转轨道的特征(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