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九)

时间:2019-12-22 06:47:4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该图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问题。
1.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2.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A.昆仑山北坡
B.天山南坡
C.帕米尔高原东侧
D.盆地东部
E.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F.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G.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H.是流水沉积地貌


参考答案:1. A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风力堆积与风速大小有关。由图示可以看出,各地风向以偏北风为主,
风受地形的阻挡,风力下降,携带的沙尘和黄土在昆仑山山前堆积,即在山地北部堆积,故选A。
2.在盆地中形成沙丘地貌,根据沙丘形状及凸凹面的位置,可以确定盛行风向。因而地貌能够指示盛行风风向。故选A。
考点:本题组结合具体区域图考查地形地貌的成因。
点评:解答本题组需结合图中隐含信息如沙丘形状及区域自然地理知识分析。
【疑难解答】如何根据沙丘形状判风向
疑点一:如果从侧面看,风是从陡的一面吹来,还是从缓的一面吹来??
提示:沙丘是风沙流遇阻或风速减缓后堆积于地面的丘状沙地。是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大河冲积平原或沿海平原的多沙地区,当风力盛行时,可以将沙搬远,就近堆积成为沙丘。迎风坡平缓而背风坡陡峭,即风是从缓的一面吹过来的。
疑点二:沙丘的成因
提示:新月形沙丘,又称横向沙丘。平面如新月,走向与风向垂直或大于60°。沙丘两侧有顺风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高度一般在数米至十余米 。迎风坡为凸坡 ,较平缓 , 坡度约5°~ 20°;背风坡为凹坡,较陡,坡度约28°~34°。其形成过程可分为:饼状沙堆阶段、盾状沙丘阶段、雏形新月形沙丘阶段和新月形沙丘形成阶段。风沙流流经沙堆产生不同的风速变化、气压不同的分布特点,沙堆顶风速大,气压小,背风坡风速小、气压大,沙堆背风坡形成涡流,将沙子堆于沙堆背风坡的两侧,并形成背风坡两尖角之间的马蹄形小凹地,凹地继续扩大,雏形新月形沙丘形成。不断的加积,沙丘增大,背风坡的沙粒因重力下滑,涡流再吹向两侧,发育两翼,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便形成。新月形沙丘相互连接形成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复合沙丘链等形态。当横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丛阻碍时可以形成抛物线沙丘,平面形状与新月形正好相反,继续发育形成平行低矮的双生沙垄。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我国西北地区有举世闻名的坎儿井工程,用以发展灌溉农业。据此完成下题。1.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2.解决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所需的水源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淡水湖泊水
D.地下水
E.大挖机井、充分利用地下水
F.采取措施,加速高山冰雪融化
G.发展节水农业
H.人工增雨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坎儿井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坎儿井工程直接利用的水源是冰川融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解决西北地区发展农业所需的水源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向以色列学习,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的闭流洼地(内流区)。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漫长,年均降水量为418.7mm。结合扎龙湿地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扎龙湿地水量支出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2.修建中部引嫩(江)干渠的主要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调蓄湖泊水库水量
F.增加湿地生态用水
G.满足农业灌溉需水
H.治理土地的盐碱化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水循环中下渗和蒸发(散)环节是水平衡支出环节,扎龙湿地是闭流洼地,纬度高(有季节性冻土分布),另外该区春季干旱风大,夏季炎热,所以蒸发强烈,下渗弱,沼泽广布。
2.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人类截取湿地来水),湿地蓄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是湿地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湿地。在湿地的3个主要特性(水文、土壤、植被)中,水文是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替的最主要因素,水文变化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中部引嫩(江)干渠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湿地进行生态补水,维持湿地生态用水。
考点:水循环的环节、影响因素及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农场气候要素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农场所处的干湿地区和农业耕作制度分别为2.在该农场
A.湿润地区;一年二熟
B.半湿润地区;一年一熟
C.半干旱地区;二年三熟
D.干旱地区;一年一熟
E.由于雨热同期,所以比较适合种植棉花
F.农作物适应寒冷气候,农处活动不受寒潮影响
G.春季气温回升快,容易出现春旱问题
H.夏季降水比较多,适合水稻的生长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干湿区和热带的判断。该地区冬季最冷月气温低,无霜期时间短,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该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mm,大于400mm,为半湿润地区。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条件。根据该区域的温度判断,位置偏北,而棉花适合在暖温带种植;该区位位于北方地区,受寒潮影响大;春季该处有积雪融水补给,春旱现象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2.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E.甲     
F.乙    
G.丙    
H.丁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城市为“热岛”,说明其气温较郊区高,由于气温较郊区高,故盛行上升气流,故近地面气压降低,而郊区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故近地面气压升高,故判断市区较郊区相比,近地面的气温较高,而气压较低。
2.火电厂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企业,故在城郊环流中,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于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可减少大气污染随城市风而形成市区,故丙处最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热岛环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城市热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结合大气的垂直运动判断对近地面气压的影响;掌握城市热岛环流中大气污染企业的一般布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困难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