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44:42
1、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城市位置图及七月平均气象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表中气象资料与图中城市搭配最匹配的是
A.①——丁
B.②——丙
C.③——乙
D.④——甲
小题2:下列关于四地自然灾害季节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秋季多暴雨
B.②地春季多干旱
C.③地冬季多寒潮
D.④地夏季多台风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①深居内陆,所以温差最大,应对应丁;②纬度高,气温应最低,所以应对应甲;③地为盆地地形,温差最小,应对应丙;④地纬度低,且受海洋的影响最大,所以温度高,温差较小,应对应乙。故选A。
小题2:①地深居内陆,降水少,很少有暴雨灾害;②地春季有积雪融水,所以干旱现象很少;③地北侧受山脉阻挡,受寒潮的影响小;④地临近副热带太平洋,多台风。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13年1月8日凌晨,超强台风“海燕”在菲中部东萨马省登陆,它可能成为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遭遇的最强风暴。下图示意台风“海燕”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该地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小题2:台风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直接参与水循环的环节有(? )
①蒸发?②地表径流?③水汽输送?④下渗?⑤降水?⑥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在气旋的西侧盛行西北风。读图可以看到,当台风逐步接近东萨马省时,东萨马省位于台风中心的西侧,所以盛行西北风,选项A对。B、C、D错。
小题2:台风是热带海面的水汽上升形成,有蒸发,①对。台风到登陆时,是在海洋中移动,没有地表径流,②错。台风能够带来降水天气,有水汽输送,③、⑤对。没有登陆,就没有下渗、地下径流,?④、⑥错。所以C对。A、B、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时间约为2.产生甲乙两图现象的原因是
A.6时~18时
B.8时~16时
C.18时~次日 6时
D.16时~次日 8时
E.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F.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G.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H.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所学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可知陆地的气温日较差大,海洋的气温日较差小,由此可以确定图甲中的实线代表的是陆地的气温日变化曲线,虚线代表的是海洋的气温晶变化曲线。乙图显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说明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结合甲图中的信息可以肯定乙图出现的时间应该是白天(8时~16时),故选B
2.结合教材中学习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可知,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个典型实例,海陆风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的热容量小,海洋的海水的热容量大,白天陆地受热增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白天受热增温慢,晚上降温慢。白天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选B
考点:热力环流及其形成原因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试题难度不是太大,但要求考生能把题中两幅中的有效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判断,属于中档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梅雨天气与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北半球气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梅雨是由于6—7月,江淮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而形成的阴雨绵绵的天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图中虚线为回归线)。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陆西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0°~10°N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30°N~40°N盛行西南风
D.20°N~30°N盛行上升气流
【小题2】下图中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资料与上题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反映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向南偏移,该季节为北半球冬季。0°~10°N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主要盛行上升气流;10°N~20°N盛行东北信风;30°N~40°N盛行西南风;20°N~30°N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小题2】P点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海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雨型,即雨热不同期。答案选择丙。
考点:气压带和风带;气候类型的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