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12-22 06:42: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50多年前的“北大荒”是一片人迹罕见的荒原,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数十万官兵和热血青年将它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但目前,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北大荒”垦荒。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 材料中所说的“北大荒”是指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C.宁夏平原
D.华北平原
小题2:目前政府决定停止垦荒的原因是
A.该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停止垦荒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
B.全国人口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不再需要将它作为商品粮基地
C.该区是全国最大的沼泽地,停止垦荒是为了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
D.该区剩下的荒地开垦条件差,不适合开垦耕作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大荒是指我国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地区,地广人稀,开发时间较晚。
小题2: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开发“北大荒”扩大了耕地面积,但破坏了湿地,是湿地调节气候、调节河流径流量、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大大减弱,故为了保护湿地环境,我国政府决定停止围垦北大荒。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概况和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功能。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图,分析完成问题:(14分)

(1) 判读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河? C?省?D?
?铁路, ⑤?
(2)该区域的特色能源矿产是?,其分布特点是???; ??;
??;??。
(3) C省所处的地形区是?, 为了充分发挥该省的特色资源优势,加快特色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该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步伐,表现在
??;??;??。


参考答案:(1)黄河(1分)?山西(1分)?大同(1分)?①大秦(1分)?②太行(1分)
(2)煤炭(1分)?分布范围广(1分);煤种齐全(1分);煤质优良(1分);开采条件好 (1分)?
(3) 黄土高原(1分) 扩大煤炭开采量(1分);提高晋煤外运能力(1分);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煤炭生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输电就是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对当地的不利影响是
[?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B、加重当地大气污染
C、当地就业机会减少
D、产业结构更加单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是
A.导致华北平原的沙尘天气增多
B.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C.造成植被的严重破环
D.土壤肥力下降,人民生活贫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沙尘暴属于风蚀作用而形成,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无关,A错误;地震属于内力作用而形成,与水土流失等关系不大,B错误;植被的破坏而导致水土流失,因果关系颠倒;C错误;由于水土流失导致表层土壤大量流失,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生产;D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和影响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水资源利用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限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光热
D.土壤
小题2:据监测: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主要原因是 
A.水源补给减小
B.植物蒸腾减弱
C.林草面积扩大
D.风沙危害加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生态环境保护区地表环境以沙漠为主,并且图中河流从上游至下游河道越来越细小可知,该地是西北荒漠地带,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的多少,选项B正确。
小题2: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大量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河流往下游输送水量越来越少,生态保护区内的湿地水源补给减少,面积缩小。选项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