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41:53
1、单选题 读下图,若θ角增大1°,则( )?
A.L1、L2两纬线的位置均南移
B.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增大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延长
D.温带范围扩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读图可以判断,θ角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若其增大1°,则是黄赤交角 减小1°。L1线向北移,L2纬线的位置向南移,A错。太阳直射点运动的范围缩小,B错。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C错。温带范围扩大,D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泰山日出是旭日东升的壮观景象,宋代词人梅圣尧有“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的绝句描述这一奇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1.一年中,泰山观日出时刻最早的方位是2.梅诗说明欣赏泰山日出应
A.①
B.②
C.③
D.④
E.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F.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G.选择位置,把握时机
H.人化自然,天人合一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和自热地理相结合。
1.一年中日出最早的季节是夏至,东北升,西北落。
2.注意诗的描述“晨登日观峰”。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部分经纬线图,30°N纬线与120°E经线相交于①地,①、②、③、④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纬度差均为15°,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比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
C.③地与④地相比白昼时间较短
D.①地与④地相距大约2万千米
小题2:关于图中各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③附近冬末春初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B.②附近自然植被是以温带草原带为主
C.①附近在外力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布
D.④附近气候特点呈明显的旱、雨两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②地和③地都位于30°N以北,且③地纬度比②地高,全年②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比③地大,A正确。④地和①地在同一经线圈上,只有春秋分日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才可能出现当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B项错误。③地纬度较④地高,在北半球夏半年时③地昼长比④地长,C项错误。①地与④地最短距离(两地所在的大圆的劣弧长,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经线圈属于大圆)为120×111=23320km(120为两地相差的纬度,111为纬度相差1°,地面距离相差111千米),D项错误。
小题2:根据图中条件,可以判断出四地的经纬度位置:①地(30°N,120°E),②地(45°N,120°E),③地(60°N,120°E),④地(30°N,60°W)。①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流水沉积地面发育;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③地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其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④地位于美国东南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旱季不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南极中山站(
,
)时间(东五区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
,75°E)正式开站。根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小题2: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地图。
小题1:材料昆仑站开站时间为东五区区时2月2日9时25分,计算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2日12时25分。
小题1:结合两地的经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基本相同,故直接距离即与两地的纬度距离相当,计算两地的纬度差约11°,同一经线上,纬度差1°距离约111KM,则计算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220KM。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面对河流流向,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则图示①③④河岸均为泥沙淤积一侧,只有②河岸,受流水冲刷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注意面对河流流向并结合图示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