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41:53
1、单选题 该图为某日a、b、c、d四条纬线上太阳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读下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纬线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为北半球,d为南半球
B.ab之间的纬度差等于bc之间的纬度差
C.a昼长最长,bc昼长相等,d昼长最短
D.bd两地纬度值相同
小题2:太阳高度x与y之间的关系是(?)
A.x+y=90°
B.3x-y=180°
C.2x-y=90°
D.4x+y=270°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和读图分析运用能力,难度较大。
小题1:先算昼长:横坐标每格为30°,b地8格,16小时,c地6格,12小时,d地4格,8小时,a地介于16和12小时之间,为直射点,所以很容易判定:①ab两地位于同一半球,d位于另一半球,c地位于赤道;②b地昼长+d地昼长=24,∴bd两地纬度值相同。
小题2:设直射点所在纬线a纬度为α,则b地纬度=d地纬度=2α,c在赤道,纬度为0
ac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90°-x;纬度差=α-0,∴90°-x=α-----①
ad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90°-y;纬度差=α(a地纬度)+2α(地纬度);
∴90°-y=3α------②
联立①②两式,得90°-y=3(90°-x);→ -y=180°-3x;即3x-y=180°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C.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小题2: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地球公转的特点,1月初太阳位于近日点,7月初太阳位于远日点;在结合以上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判断近日点位于丁-甲段,远日点位于乙-丙段;根据地球公转周期,每段时间大约3个月,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大约是2月份,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北向赤道移动;根据极昼极夜范围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回归线时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最大,直射赤道时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最小为零;所以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呈缩小趋势,A项错误,B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C项错误,此时为我国的冬季,我国北方并不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所以D项错误。
小题2:黄赤交角度数=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90°-极圈的度数;若黄赤交角增大,则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也跟着增大,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也扩大;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度数,黄赤交角度数增大,极圈的度数就缩小,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就扩大,晨昏线移动的范围就扩大,所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一样增大,A项错误;黄赤交角增大,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南北极圈之间的范围也扩大,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就扩大,B项错误;不管黄赤交角怎么变化,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都不变,C项错误;黄赤交角增大,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黄赤交角范围扩大,晨昏线的倾斜程度也扩大,昼夜的变化幅度也扩大,所以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长,冬季夜将长,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该表中所列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昼夜等长,位于赤道上;乙地极昼,南纬度数较高;丙地夜略短、昼略长,故丁地位于南半球较低纬度;丁地夜长昼短,故丁地位于北半球较低纬度。根据对称性可知,丁地北纬的度数大于丙地南纬的度数。所以四个地点位于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甲、丙、丁、乙。
小题1:丙地地方时12时的时候,北京时间为8点半,即丙地经度为172.5°E。故丙地地方时5点30分日出时刻,伦敦时间(世界标准时)为昨日18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