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41:53
1、单选题 下图中MN为晨昏线,P点为晨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时伦敦为5月8日,且P点位于图示位置时,北京时间为
A.5月8日15:00
B.5月8日3:00
C.5月9日15:00
D.5月9日3:00
小题2:若该日为11月8日,且P点移至最北端时,P点
A.位于北极点上
B.位于北极圈上
C.出现极夜现象
D.出现极昼现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P点为晨昏线与本初子午线的交点,即P点时间为0度经线的时间。5月,北半球是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MN是晨昏线中的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是18点,根据等份判断,P点是19点,即图示时间0度经线是5月8日19点,此时北京时间是5月9日3点,D对。A、B、C错。
小题2:若该日为11月8日,此时北半球是冬半年,北半球昼短夜长,MN是晨线,且P点移至最北端,则与M点重合。晨线与赤道交点是6点,可以推断此时P点所在的0度经线是正午12点,即0度经线是11月8日正午12点。此时不是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P点不在极点,A错。不是二至日,P点不在极圈上,B错。P点位于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C对,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位于25°N附近的某小区域简图。6月9日北京时间12时40分,A城的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且当日该城于B方向日出,C方向日落。回答问题。
1.河流AB段的流向为2.针对该区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由西南流向东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西北流向东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E.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F.改良土壤,补充熟石灰,增施化肥
G.禁止陡坡开荒、乱砍滥伐现象
H.节约用水,合理排灌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和太阳视运动。
1.25°N附近地区,6月9日时出现昼长夜短,故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方向为西北,故判断图示AB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
2.根据北京时间12时40分,当地达到太阳高度最大,即当地为正午12时,计算当地的经度为110°E,当地纬度为25°N,故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故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故应加强对该地区的植被保护,保持水土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 ”代表河流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不偏。判断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四指指向原方向,大拇指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的方向。四幅图中,关键注意原运动方向。据此判断,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纬度位于南半球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小题2:四地纬度按由北到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b、a、d 、c
C.c 、a、b、d
D.b、c、a、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夜长可以知道a地在3—9月份昼长夜短,9—次年3月份昼短夜长,因此是北半球的;b地在12月时出现极夜现象,6月出现极昼现象,是北半球;c地在3—9月是昼短夜长,9—次年3月出现昼长夜短,因此是南半球;d地全年昼夜等长,在赤道上。因此选择C选项。
小题1:由上题可知:d地在赤道上,因此纬度最低,a、b两地都在北半球,但是b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因此在北极圈或以北地区,纬度最高;c地在南半球;因此综上所述,四地纬度由北到南是:b、a、d、c,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果黄赤交角稍变小(? )
A.五带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D.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赤交角变小,则回归线度数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而极圈度数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故极圈度数变大,则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即寒带的范围变小,则温带的范围变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