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40:30
1、单选题 该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小题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78°W)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3°E)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150°E)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0°)曙光初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和时间问题的综合分析。
小题1:根据日期分界线为0时或180°经线,故判断图示与经线重合的虚线表示日期分界线;而另一条为晨昏线,图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应为6点或18点,故判断日期分界线不可能为0时,必定为180°经线,根据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判断图示日界线以西为8日,以东为7日,且此时公转速度较慢,说明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北极附近应出现极昼,故图示晨昏线以西为夜半球,以东为昼半球,故图示部分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6时,故计算甲地时间为8日8时。
小题2:则180°经线的时间为8日10时,则计算78°W时间约8日17时,故夕阳西下,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南顺北逆;排除A、B;顺地转方向,经度越来越大者为东经;反之为西经,综上排除C。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观测点a的地方时21:00时,a点旗杆的影子指向什么方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小题2:从观测点a所处的季节分析,下列发生在中国的地理现象与之吻合的是:
A.松花江流域出现春汛
B.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季节
C.黑龙江漠河镇出现白夜现象
D.湘.鄂.皖.苏商品棉基地为棉花收摘季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及图示。
小题1:①根据太阳视运动的路径从极地俯视呈顺时针,可知从极地俯视地球呈逆时针自转,该地为北极地区;②北极地区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天空,即C为正南,然后可知e为正北,b为正东,d为正西,它们对应的地方时,1为12:00,3大致为18:00,5为24:00,7大致为6:00,可知21:00大致在4;③21:00太阳大致在4,影子位于c、a、b这一区域,为东南。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北极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的夏季,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的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A图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日或秋分日;B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夏至日;C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为冬至日;D图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冬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可以观察太阳高度的变化。图1为我国某地一天中杆彰的变化,OP为标杆,OA、OB、OC分别为当天三个不同时刻的杆影,其中OA为日出时的杆影,当杆影与OC重合时,北京时间是11点4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小题2:该日
A.江淮流域正值伏旱
B.黄河已进入汛期
C.我国昼短夜长
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小题3:当我国白昼越来越长时,该地正午杆影的朝向和影长变化分别是
A.向北、变长
B.向北、变短
C.向南、变长
D.向南、变短
参考答案:
小题1: D?
小题2:C?
小题3: B
本题解析:
小题1:题目给出了OA为日出时的杆影,从图中可以看出OC为正午时的杆影、OB为日落时的杆影。当杆影与OC重合时,北京时间是11点40分,根据地方时计算可知该地位于1250E,我国1250E分布于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D对。
小题2:从日出影子在西北可知日出于东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为我国冬季,昼短夜长,C对;江淮流域正值伏旱为7-8月,A错;黄河已进入汛期为夏季,B错;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从来没有这一天,D错。
小题3:当我国白昼越来越长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该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影子向正北。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影子越短,B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