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12-22 06:40: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某校(30°N,113°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图所示,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a=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小组每天量测OP′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28
C.11:20  
D.11:00
小题2: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所得竿影长OP′、正午太阳高度α有以下特征:
①竿影长OP′一直指向正南;
②竿影长OP′为一日日影最短;
③竿影长OP′一直指向正北;
④正午太阳高度α为一日中最大。
①②③④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单选题  该图示意北半球低纬度某地某日(晴天)建筑东、南、西、北各墙面太阳辐射强度值的差异。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的经度是(?)
A.105°E
B.131°E
C.135°E
D.101°E
小题2:4条曲线中,代表北墙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 该日最可能是(?)
A.4月5日
B.6月8日
C.9月10日
D.10月1日



3、判断题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答题卡上将各小题中正确者涂“A”,错误者涂“B”。
小题1:“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小题2: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地方时刻可能不同。
小题3:1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小题4: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小题5: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小题6: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7:区域发展阶段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同。
小题8:青藏铁路沿线花费巨资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这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人地关系思想。
小题9:区域内部某自然环境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本区域内、外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
小题10: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单选题  图为“某山地12月22日正午光照示意图”,遮蔽区即为阳光照射不到的区域。回答题。

小题1:若甲地位于乙地的正南方,则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北纬45°附近
B.南纬30°附近
C.北纬25°附近
D.南纬20°附近
小题2:若对山坡植被过度砍伐,该地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
B.地下水位升高
C.暴雨时坡面水流速度减缓
D.冬季河流径流量一定增大



5、单选题  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开始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 ]


A.接近最快
B.接近最慢
C.由最快转慢
D.由最慢转快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