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2 06:39:08
1、单选题 2013年2月15日一场“陨石雨”突袭俄罗斯,引起人们对地球家园外部环境的关注。据此完成题。1.目前人类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2.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地月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E.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使行星有适当的温度
F.行星体积和质量适中,能使自己发光发热
G.恒星光热稳定,使行星有适合生物的大气
H.行星自转周期短,从而有液态水的存在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我们目前认识的宇宙的范围为总星系。如下图所示:
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是人类目前所探测的宇宙环境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这是由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自身的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图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含义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成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天体系统的层次性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方法技巧】用结构网络图分析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1)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
外部条件主要是就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的宇宙环境而言。在太阳系中,太阳及大小行星的运动特征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具体表现如下: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日月升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E.23小时56分
F.24小时零4分
G.24小时56分
H.24小时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差等,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昼夜长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季节更替,五带的划分。极昼极夜与四季转换能证明地球公转运动的存在,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日月升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花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参照距离地球很远的一颗恒星为参照点,称为一个恒星日。而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24小时,称为一个太阳日。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城市中,6月22日这一天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南京
C.北京
D.哈尔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4.此时
A.0°,30°E
B.0°,60°E
C.30°N,30°W
D.0°,120°E
E.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F.60°W,180°
G.0°,150°W
H.150°W,180°
I.10时,12时
G.12时,16时
14时,16时
18时,18时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4. B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晨昏线经过极点,是二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直射点的经度是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经计算可知地方时12点的经线是30°E。
2.日界线有二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一条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根据题意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150°W。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晨昏线经过极点,是二分日,全球各地都是6时日出,18时日落。所以D项正确。
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晨昏线经过极点,是二分日,全球各地都是昼夜均等,所以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秋分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约为2.这个时期,我国北方多秋高气爽天气,这是因为
A.23°28’N
B.116°E
C.0°
D.171°15’W
E.0°
F.68°45’E
G.23°26’N
H.180°
I.锋面雨带还未移到北方
G.锋面雨带正在北方徘徊
锋面雨带已撤离北方
北方大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直射点的纬度为0°。秋分时,北京时间为7:25,在地方时为12:00的经度约为171°15′W。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秋高气爽,说明天气晴朗。晴朗天气是受反气旋控制形成。北方大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形成秋高气爽天气。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